《医学入门(q.头)》醫學入門(q.头)PDF电子书

【基本信息】

书名 医学入门(q.头)
書名 醫學入門(q.头)
出版信息 《寒宝楼藏版》
出版年份 光緒壬辰年Quang Tự Nhâm Thìn1892
页数 106
文件大小 6.5MB
页面尺寸 23 x 16 cm
清晰度 普清
文档类型 刻板
注意事项 1只剩下1/2页了。
馆藏信息 越南国家图书馆汉农图书馆
摘要 基础医学知识解析

(传统医学视角:结合中医与越南本土医学理论)

​一、核心理论框架

​天人相应(Thiên – Địa – Nhân hợp nhất)​

​先天(Tiên Thiên)​:指人与生俱来的体质禀赋,由父母精血决定,如《黄帝内经》所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后天(Hậu Thiên)​:通过饮食、气候、情志等后天因素调养,与“先天”共同构成健康基础。
​宇宙关联模型:
​天(Trời)​:日月星辰运行、气候节气(如五运六气)。
​地(Đất)​:地理环境、水土特性(如南方湿热,北方燥寒)。
​人(Người)​:脏腑经络、气血循环。
​物(Vật)​:草药、食物等自然资源的性味归经(如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

​阴阳五行(Âm Dương – Ngũ Hành)​

​阴阳平衡:生理上“阴平阳秘”,病理上“阴阳失调”(如阴虚火旺、阳虚寒凝)。
​五行生克: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解释脏腑相互作用(如“肝木克脾土”致消化不良)。

​气候与疾病(Khí hậu tương quan)​

​六淫致病: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如湿邪重浊致关节痛)。
​五运六气:根据干支历法预测气候对疾病的影响(如庚子年“金运太过”易发肺病)。
​二、历代医学家代表

​中国医学家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开创辨证论治体系,确立六经辨证。
​李时珍​(明代):《本草纲目》系统整理药物学,记载1892种药材。
​孙思邈​(唐代):《千金方》强调医德,提出“大医精诚”理念。

​越南医学家

​Hải Thượng Lãn Ông(海上懒翁,18世纪)​:
代表作《医宗心领》(Y Tông Tâm Lĩnh)融合中越医学,提出“南药北用”理论。
注重因地制宜,如用槟榔、鱼腥草等本土药材治疗湿热病。
​Tuệ Tĩnh(慧静,14世纪)​:
《南药神效》强调“Nam dược trị Nam nhân”(南方人用南方药),推动越南草药独立体系。
​三、诊疗技术纲要

​四诊合参(Tứ chẩn)​

​望诊:观察面色、舌象(如舌红苔黄属热证)。
​闻诊:听声音、嗅气味(如口臭多属胃热)。
​问诊:询问病史、饮食起居(如夜尿频多提示肾阳虚)。
​切诊:脉诊(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

​治疗手段

​针灸(Châm cứu)​:按经络取穴(如合谷穴治头痛,足三里健脾胃)。
​草药(Thuốc Nam)​:
经典方剂:葛根汤解表退热,四物汤补血调经。
越南特色:用穿心莲(Xuyên tâm liên)抗炎,地不容(Địa bất dung)解毒。
​推拿(Xoa bóp)​:循经按摩,如小儿捏脊疗法。
​四、经典文献与图表

​理论模型图解

​太极图:阴阳消长与疾病转化关系。
​五行生克图:脏腑相生(肝→心→脾→肺→肾→肝)与相克(肝→脾→肾→心→肺→肝)。
​经络循行图: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如任督二脉调理全身气血)。

​必读典籍

​中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
​越南医学:《医宗心领》《南药神效》《岭南医书》。
附注
​文化融合:越南传统医学(Thuốc Nam)吸收中医理论,同时结合本地气候与草药资源,形成“调阴阳、顺水土”的特色。
​现代应用:WHO认证针灸疗效,越南穿心莲提取物用于新冠辅助治疗(2020年研究)。

此体系不仅是疾病治疗工具,更是理解东亚自然哲学与生命观的文化钥匙。

部分页面截图

医学入门(q.头)-

医学入门(q.头)-

医学入门(q.头)-

医学入门(q.头)-

医学入门(q.头)-

医学入门(q.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默认提供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