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 《范文正公集》 |
正题名 | 范文正公集 |
其它题名 | 鄱阳遗事录 |
拼音题名 | Fan wen zheng gong ji |
作者姓名 | 范仲淹 |
四部类目 | 集部-别集类-宋辽金元之属-北宋 |
序跋者 | 曹元忠 |
版本 | 元天历元年(1328)范氏岁寒堂刊迄至正间增补本 |
卷数 | 存五卷, 别集四卷, 尺牍三卷, 年谱一卷, 鄱阳遗事录一卷 |
装订 | 线装 |
附注项 | 有微卷精装复制本 |
题跋释文 | 范文正公集存五卷附别集四卷尺牍三卷年谱一卷鄱阳遗事录一卷六册 宋范仲淹撰 元天历元年至后至元间范氏岁寒堂刊本 近人曹元忠手跋 又吴湖帆观款 (09982) 此红丝罗纹纸印本范文正集,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板心有刻工张允、周成等姓名,于惊、警、贞、让、桓、觏、讲诸字皆阙笔,据别集后俞翊,綦焕诸跋,及跋后宋钧、赵旧[木曹戈]题名,知为干道丁亥饶州旧刻,淳熙丙午补刊,嘉定壬申重修者。元天历戊辰褒贤世家重刻本即从此翻,明嘉靖辛酉时兆文、黄姬水、李凤翔校正本又从元本翻刻,至我朝康熙间,岁寒堂所刻更翻明本,故行款皆与此同,惟展转摹刻,不无移易删并。如别集卷一送陈瓌秀才游金陵诗后,有过方处士旧隐诗序,注云,诗见前集,与前集卷三留题方干处士旧居诗合,而康熙本以别集诗序并入前集,则前集诗下自注时裔孙楷方登进士科九字,与序复矣。卷四道服赞后有钓台诗,及送饶州董博士、送徐允叔归九华诸诗,而康熙本以钓台诗及送饶州董博士并入卷一之末,又以送徐允叔归九华,与卷一送徐登山人祇数字异同,遂删去,而分注其下,犹卷一赠吴秀才诗后有依韵和庞殿院见寄诗,因与前集卷四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重出而删之,尚皆持之有故。顾范文正公集本名丹阳集,故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云别有丹阳集二十卷,东坡先生序之,而綦跋亦云,委属寮以旧京本丹阳集参校,且损公帑刊补之,皆指前集二十卷而言。至前集所遗,后人辑为别集,疑祇古今体诗一卷,其尧舜率天下以仁赋以下,则綦跋所谓又得诗文三十七篇,为遗集附于后者(实三十八篇,綦跋称三十七篇,偶误耳),遗集盖遗文之讹,别集目录后有遗文二字可证,附于后者,谓附别集之后,故不依前集体例,以赋继诗,又以余诗仅得三首,乃编于道服赞之后,推綦跋之意,当是如此,然则移易删并,于体例虽合,而非编别集二三四卷之本旨矣。又年谱次行题四明楼钥编次,三行题五世孙之柔校正,故标题范文正公年谱,从攻媿先生称也,而康熙本删去四明楼钥编次六字,复移五世孙之柔校正于卷末,殊未思删去编者姓名,则下有裔孙校正字样,而上称范文正公,未免失检。诸如此类,非得干道旧刻,恐反复深思,亦未必能悟也。他若尺牍三卷,亦半叶十二行,而每行二十二字,故版口视集本微高,当即直斋书录解题所谓其家所传,在正集之外者,乃范氏子孙据墨迹编辑,观标题称文正公尺牍可知,逮后饶州通判等得其印本,遂以并刻耳。独是范文正集,自宋元明以至本朝展转摹刻,而世所流传率皆残本,甚至欲康熙本且不可得,近元和邹侍讲福保乃取家藏康熙本范文正全集及忠宣集,刊诸郡城存古学堂,而归其版于文正家祠,去岁以印本见贻,因以旧藏元天历残本校诗文四卷,今又得见干道旧刻,所得更多,而惜其仍是残帙,将从吾师江阴缪先生于海上,假艺风堂所藏宋本为校勘记,而质诸侍讲,知侍讲亦助我张目也。吴曹元忠记。 丙子十二月廿二日,吴郡后学范锈、陈晋湜、江新、庞国镐同集梅景书屋,湖帆吴万敬观并识。 |
出版年(中历) | 元天历1年 |
出版年(公历) | 1328 |
数量 | 6册 |
高广 | (匡22 x 16.4公分) |
文件大小 | 29.6MB |
总页数 | 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