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苏汉臣 |
品名 | 钟馗嫁妹图卷 |
朝代 | 北宋 |
文件大小 | 210.64MB |
分辨率(DPI) | 72×72 |
像素大小 | 33104×2121 |
尺寸(CM) | 1167.83×74.82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宋苏汉臣钟馗嫁妹图 卷 Chung K’uei Escorting His Sister in Marriage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苏汉臣 |
数量 | 一卷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8.1×463.8 |
隔水一 | 11.9 |
隔水二 | 12 |
拖尾一 | 31.3×66.6 |
隔水三 | 12.1 |
拖尾二 | 31.9×41.2 |
隔水四 | 12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拖尾一 | 纸 |
拖尾二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苏汉臣 | 本幅 | 汉臣画 | 楷书 | 汉臣画 |
题跋 | 卢克柔 | 拖尾一 | 卢克柔 | 楷书 | 苏汉臣为宣和画院待诏。师事刘宗古。好写释道人物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与言笑。汉臣可谓得其神矣。今所绘钟馗嫁妹。特其一时游戏而画作长卷。亦可宝也。卢克柔。 |
印记: 淇川 |
|||||
题跋 | 徐宪 | 拖尾一 | 徐宪题 | 草书 | 右钟馗嫁妹卷。为苏汉臣笔也。描写形容。曲尽其状。宛若当时亲见其事而为之图。故手足毛发俱动。使阅是(其字点去)卷者。忘其为事之有无。吁。盖神而妙者也。徐宪题。 |
题跋 | 钱逵 | 拖尾二 | 吴兴钱逵识 | 草书 | 由来古玩多如林。良师妙绘尤所歆。十日五日一卷素。前古后古千黄金。我生不才偏好古。过眼烟云不胜数。恍然见此笑且惊。知他汉臣心事苦。乾坤落落氓蚩蚩。谁为智者谁为愚。任称高下第不等。总属营营傀儡居。惟有汉臣镜此理。借人酒杯浇自己。钟君何人妹何据。何物生人役多鬼。吾知汉臣深意存。托教绘染当言陈。胸中无穷事可笑。输将一片有心人。尽凭赵氏连城璧。肯换于斯十袭珍。吴兴钱逵识。 |
印记: (钤印一不辨)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内含(半印) |
收传印记 | (半印不识)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钟馗嫁妹 | |
次要主题 | 人物 | 仕女 | |
主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钟馗 | |
次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鬼怪 | |
次要主题 | 车 | 人力车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孩童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侍女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柏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椿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草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梅(白.红.蜡梅) | |
其他主题 | 走兽 | 马 | |
其他主题 | 走兽 | 鹿 | |
其他主题 | 走兽 | 龙 | |
其他主题 | 祥瑞 | 蝙蝠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箱、篮、盆、瓶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乐器 | 鼓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文玩(琴棋书画) | 琴、书、画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服饰(对人) | 帽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兵器 | 剑 |
其他主题 | 器用 | 伞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扇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烛台.蜡烛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灯(宫灯) | 灯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爆竹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挑担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包袱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工笔 |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
苔点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3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六册,页169-174 |
内容简介(中文) | 苏汉臣(公元十二世纪),开封人,师刘宗古。宣和间(1119-1125)入画院任职待诏。宋室南渡后,再入绍兴画院(1131-1162)。隆兴初,且因画佛像称旨,授承信郎。长于道释、人物,尤善画童婴。据《宣和画谱》载,五代时,周文矩、石恪、黄荃等人,均画过「钟馗氏小妹图」,可见钟馗嫁妹故事,由来甚早。院藏「苏汉臣钟馗嫁妹图」卷,对众鬼卒的描绘,颇称用心,耐人细品。惟背景树石,画法羸弱,去宋画渐远,或更近乎明代后期的特色。 |
内容简介(英文) | Su Han-ch’en, a native of K’ai-feng, was a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of painting under both Hui-tsung of the Northern Sung and then Kao-tsung of the Souther Sung. Su Han-ch’en excelled at painting figures and was famous for his representations of children and babies. Art historical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 theme of Chung K’uei, the Demon Queller, escorting his sister in marriage became popular in painting starting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906-960), indicating very early origins. This work shows the procession and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various demons. The brushwork for the stones, trees, and background, however, are not up to Sung standards, but closer to those of the late Ming (1368-1644). |
内容简介(中文) |
苏汉臣(公元十二世纪),开封人。北宋徽宗宣和和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均曾入画院,擅长画人物,特别是孩童和婴儿。 根据画史的记载,钟馗嫁妹从五代(九0六-九六0)开始便常被用做绘画的题材,可见这个故事的由来甚早。本幅描绘整个送嫁的队伍和情形,对各鬼卒的形貌描画地相当细致,值得去仔细的品味。但背景和树石的用笔则不到宋画的标准,可能更接近于明代后期的特色了。 |
参考书目 |
1.刘芳如,〈传宋苏汉臣钟馗嫁妹〉,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迎岁集福 — 院藏钟馗名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7年二月初版一刷),页129-132。 2.刘芳如,〈迎岁集福 — 院藏钟馗名画特展〉,《故宫文物月刊》,第167期(1997年2月),页92-93。 |
【作品展示】

北宋 苏汉臣 宋锺馗嫁妹图

北宋 苏汉臣 宋锺馗嫁妹图

北宋 苏汉臣 宋锺馗嫁妹图

北宋 苏汉臣 宋锺馗嫁妹图

北宋 苏汉臣 宋锺馗嫁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