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诗经阐秘》 |
正题名 |
詩經闡秘 |
拼音题名 |
Shi jing chan bi |
作者姓名 |
魏冲 |
四部类目 |
经部-诗类-传说之属 |
序跋者 |
魏冲 |
序跋 |
「诗经阐秘序 天启四年秋七月上浣眷友生魏冲识于汲古阁之东轩」 |
收藏印记 |
「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朱文长方印「{25306D}圃/收藏」朱文长方印「清白传家」白文长方印「子孙保之」朱文葫芦形印「毛奏叔/读书记」朱文长方印「魏冲/之印」白文方印「叔/子」朱文方印「毛晋字子/晋一名凤/苞字子九」白文方印「汲古/阁」朱文方印「海宁陈鳣观」朱文长方印「吴兔床书籍印」朱文长方印 |
版本 |
明天启间清稿本 |
卷数 |
不分卷 |
装订 |
线装 |
版本行款 |
10行, 行28字, 注文小字双行, 字数同, 另有作者按语, 以小字书写, 行字数不定 |
附注项 |
有微卷有精装复制本 |
题跋释文 |
诗经阐秘不分卷四册 明魏冲撰 明天启间清稿本 清毛表、毛扆、丁斌各手跋 (00289) 余自弱冠时,仝弟黼季师事叔子先生,讲求经义,亦既朝考夕稽,耳提面 命,余兄弟并能敬奉师传,罔敢废业,而先生犹惧记诵之学未必能坚且固也,更 为之穷源极委,正其讹、核其寔、芟其蔓、振其纲,虽张华之博物,少逊其能, 弘景之多闻,难出其右,可见先生负奇才、具大略,浏览群书,积毕生学力,成 阐秘一书,其于四始六义之要,殆无余蕴焉。不惟此书之成,历几岁月,即翻阅 点定,又反复再三。今先生往矣,而著作犹存,吟咏篇章,奚啻函丈追随,讲求 一室也。受业门人毛表奏叔氏百拜谨跋。 商丘宋公,博学君子也,每见异书,辄焚香诵读,巡抚江南历十余载,境内 名人硕士,无不折节下交。戊子春,来登汲古旧阁,羁留信宿,凡阁中所藏书 籍,逐一观览,及展阅魏师阐秘,遂击节叹赏,以为名人著作,惜未流通,雅欲 捐资购得,商确付梓。余以吾师手授,枕秘多年,不忍废去,且是书之成,历数 载苦功,取材富、考核精,即魏氏子孙,尚无从寓目,一旦应商丘之求,不且负 吾师之传乎?后之人,其能善体吾志,什袭藏之,则幸甚!幸甚!康熙辛卯,汲 古后人毛扆黼季氏,跋于此静坐。 后人自为师,家自为学,支分派别,而于三百篇之遗意,未见确有发明画然 指归之一定。至文公集传,一洗诸儒之习,不专取毛、郑,而博采兼收,折衷于 至当,卓然千载之上,令人讽咏而自得之跃如也。顾后之学者,或拘文而牵义, 或厌故而喜新,非陋则妄,亦何以窥测集传之精微,而获通经之助乎?今观阐秘 之作,提其要,则大旨了然,析其疑,则句无剩义,取材富、考核精,贞淫得失 之际,若烛照数计然.,洵乎其为集传之羽翼也,有功经学,夫岂浅鲜哉!余不 敏,滥膺民社,未逮弦歌之美治,而程生奉是编讲求弗懈,欲以一经传其后,将 骎骎乎家诵而户习之,则微言要义之存,其来自吾虞者,未必不遍于黄峰白练间 也。读未见书,如得良友,余宁无意乎?遂欣然援笔而为之序。赐进士出身、文 林郎、知休宁县事、加一级,虞山丁斌,书于县署之检云斋。 |
出版年(中历) |
明天启 |
出版年(公历) |
1621-1627 |
数量 |
4册 |
高广 |
(全幅26.4 x 16.2公分) |
文件大小 |
76.8MB |
总页数 |
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