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雨轩集_附录一卷》(松雨軒集_附錄一卷)(明)平显撰-清咸丰丁巳(七年_ 1857)仁和劳权手钞本PDF

基本信息

书名 《松雨轩集_附录一卷》
正题名 松雨軒集_附錄一卷
拼音题名 Song yu xuan ji , fu lu yi juan
作者姓名 平显
四部类目 集部-别集类-明之属
序跋者 陈霆
序跋 「重刻松雨轩集序 嘉靖十九年… 邑人陈霆书于水南书院」, 「宣德五年… 东吴张洪书」, 「景泰元年… 池阳柯暹譔」
收藏印记 「羣碧楼」朱文长方印「精钞校本」朱文长方印「正闇/学人」朱文方印「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朱文长方印「明月当窗/夜读书」朱文长方印
版本 清咸丰丁巳(七年, 1857)仁和劳权手钞本
卷数 八卷
装订 线装
版本行款 14行, 行24字. 单栏, 版心花口.
附注项 朱笔校
题跋释文 松雨轩集八卷四册 明平显撰 清咸丰丁巳(七年)仁和劳权手钞本 劳权自校并跋兼过录鲍廷博题识 近人邓邦述手书题记 (11311) 此书八卷,皆顨卿蝇头工楷所写成者,每卷皆有题识,唯首尾两卷跋语与此集有关耳。顨卿精力过人,校雠之学晚出而突过前贤,益令后之学者不能仰企,真绝诣也,其弟季言与之并驾,有双丁、两到之誉。惜此书有受霉湿处,字已烂损,幸所损无多,而未损处精气犹存。余在京师别见一本,比此完善,亦劳氏手钞,行款字体相同,惜未记为何人所书,或季言与兄各录一本,或顨卿重录一本,皆不可知。他日倘再相逢,当兼收而并蓄也。乙丑三月,羣碧记于吴门。 〔过录〕〔卷一〕乾隆乙未闰十月二十八日灯下校于知不足斋,是日得国子监助教张君书云。 四库馆所办各省遗书,腊月可以蒇事,书目已办五千五百余篇矣。 咸丰壬子秋,吴兴丁上舍肇庆寄示此集,从渌饮先生校本传出。松雨为吾乡先哲,求之弥久,一朝获之,殊感丁君不靳一瓻之雅意。每卷渌饮有题识,并录存之。九月朔钞此卷,翌日录毕。仁和劳权顨卿记于蟫隐别墅。 〔过录〕〔卷二〕同是晚校。 初五日录毕。夏闲于池上构一亭子,署名沤喜,轩窗临水,致饶佳趣,秋风渐生,几席东向,差嫌研水易涸,笔头转燥,新制兔豪,又不中书,令人愈越想风日妍美,笔研精良之适。顨卿记。 〔过录〕〔卷三〕廿九日巳刻校。阴雨。 初十日录毕。秋祓乍过,既佳光景,怀抱暂开,三度病中值兹节,今年幸此身尚健耳。顨卿记。 (过录)(卷四)午刻校。 十二日午后录。昨归留宿玉参差馆,携墨遗阿襛,今早与典叔往苔过存诸客,计已五十日不出户庭矣。蝉盦居士书。 〔过录〕〔卷五〕十一月朔,晨起校于赐书堂。是日长至,晴色可喜。 二十日录。手胝辍数日笔。属有人事,行避去入城,归玉参差馆,点检行李,托环卿具舟,去留情深,迟迟吾行也。下午寻湘晓于霞绮堂,共忆高叔荃,下第后倘未往湖州,冀得能一面否。沤喜亭主识。 〔过录〕〔卷六〕初四日巳刻校。阴。 来城已六日,旅中无事,朝莫录此。早起,次闲丈暨剑秋先生枉顾,同出问茶,旋往菜市桥作勾当,归斋,钟动矣。饭罢,录竟,作此寂寂,出门又无所诣,不如向三间蠡壳窗开一尊去耳。二十八日蟫隐漫识,寓仙林寺祝寿房僧寮。 〔卷七〕十月朔,独游湖上,归解后,叔荃适乞假返杭,来寓相寻,留连谭燕,殊慰经年采葛之思。初六日于瑞霞主人许酌别,次日抵家,归后复钞此卷。十三日记。 〔卷八〕元本以五言绝句置后,兹移易之。此卷中秋前所录,为日不复记忆矣。望日记。 知不足斋校本补诗七首,唯登聚远楼一首采于云南口志,其余皆沧海遗珠集也。今别编补遗附后,且冀续得逸篇焉。涤饮先生未赌刻本,故谓脱未能尽正。嘉靖重梁之本,闻藏书家尚有之,寄语丁君更为留意耳! 咸丰壬子仲冬望镘下,劳权校毕并识。
出版地 仁和
出版年(中历) 清咸丰7年
出版年(公历) 1857
共同创作者姓名 鲍廷博
文件大小 14.6MB
总页数 181

部分页面截图

10907-松雨軒集_附錄一卷_(明)平顯撰_清咸豐丁巳(七年_1857)仁和勞權手鈔本0

10907-松雨軒集_附錄一卷_(明)平顯撰_清咸豐丁巳(七年_1857)仁和勞權手鈔本0

10907-松雨軒集_附錄一卷_(明)平顯撰_清咸豐丁巳(七年_1857)仁和勞權手鈔本1

10907-松雨軒集_附錄一卷_(明)平顯撰_清咸豐丁巳(七年_1857)仁和勞權手鈔本1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默认提供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