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代【董其昌】《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故宫博物院TIF高清大图中国画古画素材下载

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朝 代:
艺 术 家:董其昌
作品收藏:故宫博物院
文件大小:73.46MB(tif文件大小,不含jpg)
文件格式:TIF+JPG
作品数量:1.0幅
全图尺寸(CM):940.99×73.46
图片像素(PX):26674×918
分 辨 率(DPI):72×72

作品简介:

  《东方先生画赞碑》卷,明,董其昌书,纸本,楷书,纵24.5厘米,横558.6厘米。
  卷末自识:“颜尚书此碑,苏学士书所自出。世谓苏学徐浩者,乃行楷一种耳。予蚤年临《多宝塔碑》,今仿《画像赞》,犹似伽叶起舞。丙午除夕前一夕燭下识。董其昌。”卷前隔水楷书四字:“参指头禅”。卷后有近清人宋伯鲁、近人裴景福、华盦道士李玉梅、沈尹默等四家题跋及观款。鉴藏印钤“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等28方。
  此卷临唐颜真卿《东方朔画像碑赞》(该碑在山东陵县),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06年2月5日),董其昌时年52岁,为其被迫辞去湖广提学副使后不久之作。
  该卷师法颜真卿,落笔精绝,笔法劲健,意境高远,为董氏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性杰作,清裴景福称此作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美。卷首所临碑额“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更为其罕见之篆书作品。
  董氏17岁初学书法即以颜真卿《多宝塔帖》为宗,数十年来始终临习颜书不辍,并以颜体的朴拙避免笔法圆熟的“俗态”。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徐浩(703—782年),字季海,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徐峤之之子,张九龄的外甥。官至会稽郡公、太子少师。工正、行、八分书。《新唐书》记载徐浩“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兼备,草隶尤工”。传本墨迹有《朱巨川告身》、《不空和尚碑》等。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宋伯鲁(1854—1932年),字芝栋,陕西醴泉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曾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合疏弹劾礼部堂官许应騤阻挠新政。变法失败后,回原籍致力于书画。著有《海棠仙馆集》。裴景福(1865—1937年),字伯谦,号睫闇,安徽霍丘人。清光绪十二年(1894年)进士。极富收藏。编撰《壮陶阁书画录》。沈尹默(1883—1971年),原名君默,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留学日本,任北京大学教授多年。晚年寄居上海,鬻书自给。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坐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史记》和《汉书》有传。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词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约东汉末年,民间奉其为仙。据《旧小说·甲集一·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在世时曾对人说,天下知其底细者唯大王公一人。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大王公询问,大王公说不知。帝问大王公有何擅长,答曰观星。帝又问诸星是否皆在,大王公回答说诸星俱在,唯独岁星失踪18年后复现。于是武帝长叹道,东方朔在帝身边18年,却不知其为岁星。

作品展示:(此图片展示为浏览之用,非高清!)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0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0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1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1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2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2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3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3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4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4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5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5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6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6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7

楷书东方朔画像碑赞卷_7

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