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 《逸民传》 |
正题名 | 逸民傳 |
拼音题名 | Yi min chuan |
作者姓名 | 华渚 |
四部类目 | 史部-传记类-总传之属 |
序跋者 | 姚宗典 |
序跋 | 序:「逸民传引 华渚」 |
收藏印记 | 「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朱文长方印「百川/曾观」白文方印「韩洽/私印」白文方印「君/望父」朱白文方印「□/序」白文方印 |
版本 | 旧钞本 |
卷数 | 八卷 |
装订 | 线装 |
版本行款 | 9行, 行20字, 注文小字双行, 约30字 |
附注项 | 朱笔点校, 朱墨笔批校 |
题跋释文 | 逸民传八卷四册 清华渚撰 旧钞本 清陈长孺手书题记 (02593) 勾吴华先生著述,中有长洲韩先生评校,首次两册钤以印记。两先生皆逸民 也,高风亮节,气谊相孚,诅俗传浅学所能梦见邪?按目录,河汾第五陈贶前有 江聿修、沈筠阳,钟山第八末有文彦可、顾庆士,而传则皆轶阙,何邪?孙太初 传前书方太古三字,而传亦阙,目录并不载,又何邪?当是先生未竟之稿,有待 补传者也。案:苏州府志艺文传记门载先生是书为吴逸民传,殊误,不知是书初 非专传吴人也,可见此是当时底稿,并少传钞之本,世间但知有书名,而无从得 见其书矣,百数十年间遗事,尚多讹误,征文考献不綦难哉!先生载苏志隐逸 门,韩先生载儒林门,先生师程先生载流寓门,特为手录于后,庶阅是书者识所 原本焉。 华渚字方雷,其先自无锡徙吴。渚少颖悟,弱冠补诸生,有名。时张溥、张 采、杨廷枢方主盟文社,渚皆游其门。鼎革后,弃诸生屏居,六经子史及医卜种 植之书,靡不搜讨,文笔古峭,兼工书法。康熙初尝预修府志。所著有逸民传, 勾吴华氏本书、复社纪事。年六十九卒。(李奕拓传) 程智字子尚,号云庄,休宁人。少学举子业,不喜。弱冠后读易有省,徒步 至河南,谒伏羲陵,归入山中,昼夜穷究。天启中来吴,与浮屠法藏讲论,深相 契合,以其终非正学,复还入山,精研易理,遂大悟,作昜原流,深明极数辨物 之道。崇祯间复来吴,从游者甚众。顺治八年,年五十卒,葬于昜山。其所著有 论孝书、大学详说、大学定序、中庸旨、易学要语。十六年,吴人请之巡抚,配 享二程夫子祠。弟子传其学者,汤祖佑字耿遥、袁征字公白、俞粲字授子、何正 字刚中、华渚字方雷、蔡方熹字涵之,皆有名于时(本汤祖佑易师年谱)。长 孺案:是书目录后列汤袁何俞四子,想即其同学,书成后当在参致考列与。 韩洽字君望,长洲人。为郡学生,深潜笃学,于书无所不窥,性简亢绝俗, 晚岁隐居羊山,自称羊山畸人,足迹不入城市,藜藿不充,晏如也。所著有四书 因注、仪礼因注、礼记因注、羊山志、寄庵集,尤深于字学,所误篆学测解、释 训考源,论者谓足证说文长笺之误,朱彝尊又称其口为明季以来吴中第一。(通 志参旧府志、明诗综) 又录苏州府志杂记一则。长邑诸生韩洽,字君望,号寄庵,甲申之变自溺于 泮池,家人屡救止之,乃筑室于易山讲霅昜,终身不入城市。康熙甲子,汤文正公 抚吴,三造其庐不见,其高洁类如此。生平一介不取,竟以穷饿死。(顾丹五笔 记) 乐潜居士陈长孺,书于霅上之蓬蒿不剪斋,时年政五十。丁巳二月二日篝镫 记。 此鲍氏知不足斋藏本也,丁巳正月,渌饮老人三世孙希斋来郡城,因得获 之。书川野叟长孺手记。 |
数量 | 4册 |
高广 | (全幅27.4 x 15.3公分) |
文件大小 | 36.8MB |
总页数 | 239 |
部分页面截图

14936-逸民傳_(清)華渚撰_(清)華渚引_舊鈔本0

14936-逸民傳_(清)華渚撰_(清)華渚引_舊鈔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