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馆阁录》(中興館閣錄)(宋)陈骙撰-传钞宋嘉定三年(1210)刊宝庆咸淳间(1225-1274)增补本PDF

基本信息

书名 《中兴馆阁录》
正题名 中興館閣錄
拼音题名 Zhong xing guan ge lu
作者姓名 陈骙
四部类目 史部-政书类-职官之属-官制
序跋者 黄丕烈
序跋 「李焘序」
收藏印记 「百宋一廛」朱文长方印「密均/楼」朱文方印「汪印/士钟」白文方印「阆源/真赏」朱文方印「黄印/丕烈」白文方印「复/翁」白文方印「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朱文长方印「振勋/私印」朱白文方印「梅泉/父」朱文方印「吴下/汪三」朱文方印「小/谟觞/仙馆」白文方印「不夜于氏/藏书印」朱文长方印「梅泉」朱文椭圆印「平阳/叔子」朱文长方印「振/勋」白文方印「士礼/居」朱文方印「归安吴氏两罍轩藏书印」朱文长方印「两罍/轩藏/书印」朱文方印「绅之」朱文椭圆印「吴云/私印」白文方印「两罍/轩」朱文方印「汪氏梅/」长方印「吴云字/少清号/平斋晚/号退楼」白文方印「绅之」白文长方印「梅泉」白文长方印「平阳/叔子」朱文方印「梅泉」朱文长方印「振」「勋」白文连珠方印「汪氏/梅泉」朱文方印「吴平/斋秘/箧印」朱文方印「蒋/祖诒」白文方印「谷/孙」朱文方印「振勋/汪印」白文方印「唐越国/公四十二世/子孙」朱文方印「荛圃/卅年精/力所聚」白文方印「吴云/平生/珍秘」白文方印
版本 宋嘉定三年(1210)刊宝庆至咸淳间(1225-1274)增补本
卷数 存九卷, 续录十卷
装订 线装
版本行款 9行, 行18字, 注文小字双行, 字数同, 左右双栏, 版心白口, 单黑鱼尾, 下记刻工
刻工 刻工名「严忠施询(?)孙付陶彦(或作彦陶)高俊王椿严信徐忠朱文贵章宇(?)包端李益□昌赵且朱贵洪源王敷朱宥李用严智李信严志陈世昌严至(或作至)王定等」, 避宋讳树字缺末笔, 惇字代以「光宗庙讳, 扩字代以「今上御名」, 续录: 廓字缺笔, 正续遇关宋室字, 皆上空一格, 此帙递经增补, 至咸淳间止
附注项 有微卷精装复制本
题跋释文 中兴馆阁录存九卷续录十卷十册 宋陈骙等撰 宋嘉定三年刊嘉定四年至咸淳间 递增补本 清乾隆间黄丕烈、光绪五年沈秉成各手跋 (04903) 中兴馆阁录十卷续录十卷,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及文献通考。通孜载陈氏之 言(陈氏曰:秘书监天台陈骙驶叔进撰。淳熙中,骙长蓬山,与同僚录建炎以来事 为此书,李焘仁父为之序。续录者,后人因旧文增附之耳),并巽岩李氏之序( 巽岩李氏序曰:上世官修其方,故物不坻伏,后世弗安厥官,其方莫修,职业因 以放失。夫方云者,书也。究其本原事,及朝夕所当思营者,悉书之,法术具 焉,使居是官者,奉以周旋,虽百世可考尔。周官三百六十,官各有书;小行人 适四方,则物为一书,多至五书,盖古之人将有行也,举必及三,惟始衷终,依 据审谛,则其设施斯可传久。六龙驻跸临安腧四十年,三省、枢密院制度尚稽复 旧,惟三馆秘阁岿然杰出,非百司比。自唐开元韦述所集记注,元佑间,宋宣献 之孙匪躬作馆阁录,绍兴改元,程俱致道作麟台故事;宋氏皆祖韦氏,而程氏故 事并国初它则多阙,盖未知其有宋录也,惜最后四卷俄空焉。余屡搜采弗获,欲 补又弗暇,每每太息。今所编集第断自建炎以来,凡物巨细,靡有脱遗,视程氏 诚当且密,官修其方,行古道者不当如是耶!昏忘倦游,喜见此书,乃援笔为之 序),亦可谓详悉矣,而分门有九,始沿革,终职掌,又详于曝书亭集跋语中( 中兴录十卷,分九门:一沿革、二省舍、三储藏、四修纂、五撰述、六故实、七 官联、八廪禄、九职掌。淳熙四年秋,秘书监天台陈骙叔进所撰,序之者,丹棱 李焘心〔仁〕父也。续录亦十卷,则嘉定三年馆阁重行编次,后人次第补录,迄 于咸淳者。二录予抄自上元焦氏,惜非完书,然官联尚存,以之续洪氏羣书,下 及王氏、商氏之秘书志、黄氏之翰林记、先正入官之伦序,粗可纪述,无忧文献 之不足征矣)。然竹垞所藏已为钞本,且仅云惜非完书,并未着所缺何处,今予 得宋刻本中兴馆阁录,缺沿革门,续录缺廪禄门,其余缺叶,未可悉志。李焘之 序仅存半叶,其首云「中兴馆阁录十卷,淳熙四年秋,天台陈驶叔晋与其僚所共 编集也」,此二十六字,通考未载;「上世官修其方」已下,至「斯可传久」, 舆通考所载文同;后云「彼狡焉,灭弃典籍,纵意自如,幸能行」,此十四字与 通考所载六龙驻跸云云大异。惜乎宋刻残阙,不能定其是非也。此书外间传播多 属抄本,近从顾抱冲家借得影宋钞本,与宋刻不差毫发,惟续录卷七「提举编修 国朝会要」云云,宋刻此叶版心,明系馆阁续录卷第七,误订入前录中卷第七, 而影抄者径改去续录字样,混厕前录中,殊为谬妄,且续录中有「提举编修国朝 会要」八字,刻入版心者两叶,正当接于「提举编修国朝会要」一叶后,因宋刻 误订,故失次尔,殊不思庆元以后三人京镗、余端礼、谢深甫,文本联属,而顾 改馆阁续录卷第七,为中兴馆阁录卷第七,何耶?且有提举秘书省、提纲史事两 叶,系续录卷七之文,因版心无字,混将补前录中缺叶,而亦填入中兴馆阁云 云,竟似前录本文,殊不知所引官联,俱在淳熙四年以后耶!宋刻之妙,即此已 足正抄本之讹,后之读是书者,勿以世有传录之本而忽视之。乾隆甲寅岁,五月 夏至日,古吴黄丕烈识。 宋刻有原刻、补刻之异,故版刻字迹?别,至每卷排比叶数,原刻数目本可 循序以稽,自有补刻之叶添入,则数目不同,无从稽考矣,矧经妄人点窜,更觉 胡涂。今悉据本书文义序次,统补刊空白之叶,于每卷注明每叶数目,填于旁 纸,庶无紊乱之虞焉。若宋刻原本序次颠倒,又得嘉定钱竹汀、海盐家椒升两家 旧藏钞本,悉心对勘,俾免舛错。内有文字同而重出者一叶,未识当时是否错 简,反致衍文,不敢删削,仍旧并存,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吾于古书亦守斯训 尔。莞圃又识。 光绪五年己卯冬十月十三日,新建勒方锜、吴县潘遵祁、中江李鸿裔、元和 顾文彬、长洲彭慰高、吴县潘曾璋、归安沈秉成,集吴氏听枫山馆,同观宋本书 籍,其为当世希有者,如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章衡编年通载、严州新定续志、 法颖编参寥子集,已各署观款,后汇注数语于此,以志欣赏。藏书者归安吴云, 即听枫山馆主人也。
出版年(中历) 宋嘉定3年
出版年(公历) 1210
共同创作者姓名 黄丕烈
文件大小 73.5MB
总页数 669

部分页面截图

16473-中興館閣錄_(宋)陳騤撰_傳鈔宋嘉定三年(1210)刊寶慶咸淳間(1225-1274)增補本0

16473-中興館閣錄_(宋)陳騤撰_傳鈔宋嘉定三年(1210)刊寶慶咸淳間(1225-1274)增補本0

16473-中興館閣錄_(宋)陳騤撰_傳鈔宋嘉定三年(1210)刊寶慶咸淳間(1225-1274)增補本1

16473-中興館閣錄_(宋)陳騤撰_傳鈔宋嘉定三年(1210)刊寶慶咸淳間(1225-1274)增補本1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默认提供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