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唐寅】《画山静日长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唐寅
品名 画山静日长图轴
朝代 明朝
文件大小 18.02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1477×4068
尺寸(CM) 12.5×34.44
创作时间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明唐寅画山静日长图轴
A Long Day in the Tranquil Mountains
分类 绘画
作者 唐寅
创作时间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
数量 一轴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129.2×57
诗塘 32×57
边幅 30.2×9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诗塘
边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唐寅 本幅 初夏山中日正长。竹梢脱粉午窗凉。幽情只许同麋鹿。自爱诗书静里忙。正德丁卯(公元一五0七年)谷雨日。唐寅画。 行书
印记:
唐寅私印、唐伯虎
题跋 祝允明 诗塘 枝山老樵祝允明 楷书 山静日长记。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秔稻。较晴量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半饷。(宜作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恍可人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见滚滚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其此句之妙哉。人能真知其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新秋雨霁。小林如沐。漫录一过。不觉尘远。枝山老樵祝允明。
印记:
枝山、允明、祝晞哲
题跋 梁诗正 诗塘 时甲寅(公元一七九四年)春三月。梁诗正谨书。 行书 我非山中人。爱说山中话。行遇好山水。自觉中心快。岂能长留玩。聊且娱眼界。山静日长图。相传伯虎画。为爱景物幽。持此壁间挂。峰峦翠欲滴。树石纷古怪。缚茅为屋宇。飞泉流别派。中有常住人。看经不行迈。伊余劳逸殊。徒此偿诗债。静对转増惭。烹茶洗慸芥。宝亲王长春居士题。时甲寅(公元一七九四年)春三月。梁诗正谨书。
印记:
芝兰室、宝亲王宝、长春居士、梁诗正、会稽泉唐人
题跋 钱谦益 边幅 牧斋老人谦益 行书 子畏才情潇落。书画毫无一点尘俗气味。此一幅笔笔天机发露。而布景幽深。秀色可餐。有非庸史可能着一笔者。牧斋老人谦益。
印记:
钱氏家珍、钱谦益印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收传印记 吴□宝□(半印)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安家(半印)
鉴藏宝玺 乐善堂鉴藏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夏景
其他主题 建筑 篱笆、围墙
其他主题 建筑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其他主题 走兽
其他主题 树木
次要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人物 牧童
其他主题 器用 家具(屏风)
其他主题 人物 仕女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其他主题 人物 高士(士人、隐士)
其他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童仆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85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7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页343-344
参考书目 〈明唐寅画山静日长图轴〉,收入何炎泉主编《毫端万象-祝允明书法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01),页336-339、380。

作品展示

明唐寅画山静日长图轴

明唐寅画山静日长图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