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倪瓒】《画山树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倪瓒
品名 画山树图轴
朝代 元朝
文件大小 17.99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1814×3307
尺寸(CM) 15.35×27.99
创作时间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元倪瓒画山树 轴
Mountains and Trees
分类 绘画
作者 倪瓒
创作时间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
数量 一轴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116×83.3
诗塘 30.9×62.8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诗塘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倪瓒 本幅 橘窗春雨夜。剪烛坐良宵。石上苔文湿。阶前蕙草消。池塘幽梦远。乡国美人遥。古树苍藤合。题诗不自聊。老铁自山阴来。喜晤作此。辛卯(公元一三五一年)三月望。瓒。 楷书
题跋 姚绶 本幅 成化丙申(1476)。荆溪道中题。云东逸史绶。 行书 树影离离岸草青。江云漠漠远山横。轻舟明月毘陵路。恍遇仙人醉玉罂。成化丙申(1476)。荆溪道中题。云东逸史绶。
印记:
赐进士、公绶、古柱下史
题跋 张灵 本幅 正德庚辰(1520)四月十又六日。记于永嘉寓斋。张灵。 行书 云林画从洪谷子得手。故笔致矫健不群。其所制见重于世。得其尺幅。珍如璠玙。江南人以有无论清俗。由其人品高古。非缋事同日而语也。与陈惟寅昆季最友善。会稽杨廉夫亦最契厚。此幅盖为廉夫所作。更有和章。并惟允题句。诚合璧也。姜太常家藏旧物。出示赏玩。相对竟日。何幸如之。且喜纸素完好无缺。尤见奇珍之流传。人间俱慎重藏之耳。正德庚辰(1520)四月十又六日。记于永嘉寓斋。张灵。
印记:
张灵
题跋 陈汝言 本幅 陈汝言识 行书 清诗萧散疎仍密。淡墨淋漓瘦更腴。三绝真堪入三昧。令人相对忆倪迂。余与云林子别久矣。偶见兹图。因题如右。陈汝言识。
印记:
汝言之印
题跋 杨维祯 本幅 铁篴道人杨维祯 草书 篝灯共听萧萧雨。已是催花二月过。点墨乔柯浑漫兴。研山忽觉藓纹多。铁篴遂道人杨维祯。
印记:
铁史
题跋 汪珂玉 本幅 菰芦中人汪珂玉 楷书 余家所藏倪高士画。不下十余轴。俱属精品。自以为收藏倪画。无如余家矣。昨黄规仁持是幅来。以白镪百金。更以弇州四部稿易之。画之畅快生动。尤是云林出色之作。当为秘箧甲观。喜而记之。菰芦中人汪珂玉。
印记:
汪珂玉氏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辛丑暮春月几望御题 行书 树无曲直皆真性。山有淡浓总逸情。何必刻舟求六法。此生不以画称名。辛丑暮春月几望御题。
印记:
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辛丑中秋后四月御跋 行书 迭嶂试为仿山意。丛枝未写置林情。有余不尽托闲想。认影求真恶浪名。偶得佳纸仿此㡧笔意作横卷。以限于边幅。写山不写树。而墨章水晕颇为云林简逸之致。即用题此帧。句韵成什墨书。辛丑中秋后四月御跋。
印记:
干、隆
题跋 清高宗 诗塘 气韵天成。
印记:
乾隆御笔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石渠定鉴
鉴藏宝玺 宝笈重编
鉴藏宝玺 重华宫鉴藏宝
鉴藏宝玺 古希天子
鉴藏宝玺 寿
鉴藏宝玺 八征耄念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立纲
收传印记 太常卿
收传印记 朱卧庵收藏印
收传印记 锡山华氏秘玩
收传印记 名山秀水人家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次要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枯树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江河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皴法 折带皴
苔点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589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6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四册,页275-276

作品展示

元倪瓒画山树轴

元倪瓒画山树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