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沈周 |
品名 | 名贤雅集图轴 |
朝代 | 明朝 |
文件大小 | 18.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049×5721 |
尺寸(CM) | 8.88×48.43 |
创作时间 |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明沈周名贤雅集图轴 Elegant Gathering of Famous Worthies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沈周;Shen Zhou |
创作时间 |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52.9×44.5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沈周 | 本幅 | 今阊流水清如玉。杨柳千条万条绿。画舫劳劳送客亭。勾吴人去官巴蜀。巴蜀东南僰道开。专好路凿颠崖腹。不知置郡几何年。即叙西戎启荒服。太守严程五马装。山人尺素双江景。草色官桥从者行。花时祖帐青樽饮。碧树遥遥留客情。青山迭迭征帆影。此地居然风土佳。文人仕宦堪高枕。欣际圣人御世真。成康再遇更相亲。瞿塘剑阁岂惮远。出门万里皆康庄。虽为边郡二千石。径过黑水临青羗。去国岂言亲故窅。还家讵使鬓毛苍。射渎千帆估客船。虎邱依旧青如黛。长幅涂成发浩歌。一天诗思江山外。吴子遯庵。由南京刑部郎中。南司寇用弘治三年诏书。得荐其属。将待以不次。疏未达而命守叙州。既尝调。叙又险且远。公独不以为意。吾乡诸君子共为之荐。并赋言以壮其行。遯庵属周为之图。自蔡林屋。都南濠。杨南峰。朱大理。彭龙池。袁胥台。唐六如。吴匏庵。沈石田。文衡山。王酉室。徐天全。祝枝山。十有三人。以纪一时之胜云。弘治己酉(公元一四八九年)三月十有七日。长洲沈周。 | 行书 | |
印记: 石田、沈氏启南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鉴赏 |
鉴藏宝玺 | 无逸斋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名胜 | 金阊(苏州阊门) |
主要主题 | 人物 | 官员(臣)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山径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杨柳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扇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饮食器 | 饯具 |
次要主题 | 船 | 帆船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桥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主要主题 | 人物 | 高士(士人、隐士) |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饯行图(沈周等十三人为吴愈饯行) | |
次要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童仆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写意 | |
皴法 | 披麻皴 |
皴法 | 斧劈皴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第一册,页402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32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页201-202 |
内容简介(中文) |
沈周(公元一四二七-○九年),字启南,号石田,江苏长洲人。能诗文,工书法,又善山水、花鸟、人物画,是明四大家之一。 弘治己酉(一四八九)三月十七日,吴愈调守叙州,文士友人一行十三人,为之饯行赋诗,由沈周写此图以纪胜。设色雅淡,人物衣描粗细合度,用笔写意中带精谨。幅面狭长,山势呈「之」字形走向,益增高远平阔之感。 |
内容简介(英文) |
An Elegant Gathering of Famous Worthies Shen Chou (1427-1509) Ming Dynasty Shen Chou, a native of Soochow, was gifted at poetry, pro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specially landscapes, birds-and-flowers, and figures. He w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Masters of the Ming. On the 17th day of the 3rd lunar month of 1489, 13 scholar-friends gathered at Hsu-chou to bid farewell to Magistrate Wu Yu. They wrote poems and verse and asked Shen to paint and inscribe this painting as a memento for the occasion. The coloring is elegant and the drapery lines vary from fine to coarse, in which the brushwork appears sketchy but also has a fine and controlled manner. Since the painting is long and narrow, the hills are compressed to zigzag and thus suggest a sense of deep distance and openness. |
【作品展示】

明沈周名贤雅集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