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马远 |
品名 | 华灯侍宴图轴 |
朝代 | 南宋 |
文件大小 | 18.03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324×4541 |
尺寸(CM) | 11.2×38.4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宋马远华灯侍宴图轴 Banquet by Lantern Light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马远;Ma Yuan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25.6×46.7 |
诗塘 | 35.7×47.4 |
下方绫本 | 11.7×70.3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诗塘 | 纸 |
下方 | 绫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马远 | 本幅 | 臣马远 | 行书 | |
题跋 | 杨妹子 | 本幅 | 楷书 | 朝回中史传宣命。父子同班侍宴荣。酒捧倪觞祈景福。乐闻汉殿动驩声。宝瓶梅蕊千枝绽。玉栅华灯万盏明。人道催诗须待雨。片云阁雨果诗成。 | |
印记: 干卦(圆印)、双龙(圆印)、御书之宝 (疑伪) |
|||||
题跋 | 清高宗 | 诗塘 | 乾隆癸卯冬御识 | 行书 | 石渠旧藏。有宋人华灯侍宴图轴。不书画者名氏。近又得此幅。下方左则有臣马远三字。其布置及题句。并同。惟画中阶墀部位。微有参差。而笔意深厚。两幅同出宋时院本。观题句中有父子同班侍宴荣之句。盖系当时敕作此图。以侈一时盛事。或一稿两幅。分赐侍宴者父子二人。亦未可知。此幅马远款逼近边幅。幸不似旧藏者之损坏裁截。而以新印旧。益可信宋人真面。此幅续列石渠。标名马远。不特为此画幸延津之合。且以资鉴古者之一证云。乾隆癸卯冬御识。 |
印记: 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 |
|||||
题跋 | 董诰 | 下方绫本 | 乾隆六十一年丙辰小春月御识。臣董诰奉敕敬书。 | 楷书 | 华灯侍宴图。内府有两本。 一为石渠旧藏。已入前编者。款经裁去。标题宋人。此则近年所得。入续编者。有马远款。两帧画笔均沉厚。绢素亦古。虽阶墀部位。微有参差。而轩楹人物。大局悉同。且上方题句。字体亦如出一手。或当时一稿两幅,分赐侍宴父子二人。以志荣遇。亦不必求其人以实之。当续得此帧时。已两相印证。各为识语。分题两帧首矣。但前编所载者。贮御书房。入续编者。贮干清宫。溯此图流传七百余年。先后同入内府。邀鉴赏。真可谓翰墨缘。而分贮各志。合而未合。仍未得为延津之遇。因命同弆一箧。贮干清宫。以征两美之必合耳。乾隆六十一年(1722)丙辰小春月御识。臣董诰奉敕敬书。 |
印记: 臣、诰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古希天子 |
鉴藏宝玺 | 寿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鉴藏宝玺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鉴赏 |
鉴藏宝玺 | 无逸斋精鉴玺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夜景(月景)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官员(臣)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高士(士人、隐士)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仕女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梅(白.红.蜡梅)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宫殿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庭院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屏风、长桌、帘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饮食器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界画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第一册,页313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96-97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册,页161-162 |
参考书目 |
1.胡赛兰,〈宋马远华灯侍宴图〉,收入王耀庭、许郭璜、陈阶晋编,《故宫书画菁华特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初版,2001年再版),页120-121。 2.〈传宋马远华灯侍宴图〉,收入陈阶晋、赖毓芝主编,《追索浙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初版一刷),页165。 3.刘芳如,〈宋马远华灯侍宴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画梅名品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1年元月初版),页81-82。 |
内容简介(中文) | 描写宫中宴会,宫女执灯笼歌舞,主体建筑包括五开间轩、厅堂及侧边挟屋,采早期东西阶制,正中不设阶。大片「落地明照」格子门为宋代建筑之特色,是一种可拆卸的轻型木构件装修。本院收藏有两幅同名之作,一本无款(疑已被裁去);此图有款,画面上建筑物已较大,远山竹林、桃花枝干画法亦不同,疑是明初宫廷画师摹古之作,两幅皆有宁宗后杨妹子(1162-1232)题咏。马远光、宁宗朝(1190-1224)画院待诏,祖父兄子世代皆以画名。 |
内容简介(英文) | Ma Yuan, who resided at Hangchow, came from a family of painters. Famous for his landscapes focused in one corner of the composition, he became known as “One-corner Ma.” This painting shows the older brother of Empress Yang and his son in attendance at Emperor Ning-tsung’s evining banquet. The inscription above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written by Empress Yang. Depicted at night is a palace building with pines and bamboo behind and plum trees in front. Three officials can be seen in the hall, in front of which ladies dance and play music. Ma Yuan was a master at creating a sense of atmosphere. Though narrating a particular event, he has capped it with a delicate and ephemeral sense of beauty. |
参考书目 | 邱士华,〈宋马远华灯侍宴图轴〉,收入刘芳如主编《华夏艺术中的自然观-唐奖故宫文物选萃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9),页34-35。 |
参考书目 | 何传馨,〈宋马远华灯侍宴图轴〉,收入《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10),页162-163。 |
【作品展示】

宋马远华灯侍宴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