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抚宋元人山水册
朝 代:清
艺 术 家:吴历
作品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件大小:270.17MB(tif文件大小,不含jpg)
文件格式:TIF+JPG
作品数量:15.0幅
全图尺寸(CM):99.9×270.17
图片像素(PX):2832×2120
分 辨 率(DPI):72×72
作品简介:
材质尺寸:
纸本 册页 设色 39.7×26.8 厘米
简要介绍:
吴历(西元一六三二-一七一八年),江苏常熟人,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擅长绘画,与王翚同受业于王鉴、王时敏,为清初六家之一。惟因壮年后,信奉天主虔诚,热心传教工作,疏于绘画,作品传世甚少。本册题名「橅宋元人山水」,这是清代初期画坛主要的风气之一。吴历期望从宋元等前辈名家的作品,集合出众家长处。全册十开未署年月,据毕泷(活动于十八世纪)跋,谓是晚年从澳门归后所作。乾隆时毕泷用银八十两购藏,嘉庆时始进宫。
山水画历经宋元两朝,累积了丰富优良的传统,融合各家各派的长处,正是清朝初期画家所要追求学习的,这样的风格,在表面上看来,某幅画学自某人,非常的清楚,甚至画坛有「人人一峰﹙元、黄公望,一二六九-一三五四﹚家家山樵﹙元、王蒙,一三0八-一三八五﹚」的现象,而被认为是泯灭艺术最重要的个性创造。然而,却不能如此单纯的评论,毋宁说是清初画家以较含蓄的方式,透过古人来表达自己。欣赏本册的前提应有如是的观念。本册共十幅,第一幅青绿设色,用笔用墨均温文柔雅,追摹的对象是元代赵孟𫖯﹙一二五四-一三二二﹚的风格。第二幅、第七幅山势峥嵘,石骨崚嶒,山之四面斩绝,而少林木,一派河溯山岳气象,正是五代荆浩、关仝﹙均活动于十世纪﹚一系的作风。第四幅,主山堂堂,巨峰顶立,来自北宋范宽﹙活动于十一世纪﹚一系的面貌,皴法用麻披,又融会了巨然的作风。第三幅画的是江南水乡,杨柳依依,小艇往来,渔翁牵罟。第五幅,画的也是江南水乡,岸边孤舟独泊,绿波间,荷香飘荡,鸬鹚成群,晴空中,雁行阵阵。这两幅,空灵疏朗,得之于赵令穰﹙活动于十一世纪﹚。第六幅,青山在望,白云涌起,古寺丛林,掩映其中,小桥流水,村舍临水建筑,笔法上用点,应是得之于米芾﹙一0五一-一一0七﹚云山。第八幅,临江微倾的巨岩,岸边泊一舟,船头白衣人,神态悠然,似是来此怀古。吴历擅青绿设色,但不因色胜而减笔墨之趣,恰如第一幅,山顚水涯,施绿布丹,自然界彩色之妙,全然出现笔下,而水际空明,布景偏于角落,取径于南宋人。第九幅之布局及笔法大致出于黄公望。第十幅,一河两岸,则来自倪瓒﹙一三0一-一三七四﹚。两幅淡墨滃染,柔秀韵味,正是元朝人特色。全册虽学自各家,但是整体用笔、用墨、设色仍然非常一贯。一股雅淡的意味,也正是吴历个人的特色。(台北故宫博物馆官网)
款识题跋:
题跋: 前副叶王撰隶书题跋: 超逸绝尘八十五叟王撰题
印记:王撰异公、随庵老人、鱼隈半席
后副叶一王撰题跋: 墨井道人。博物工诗。夙推风雅。更以丹青擅胜。渔山之名。著闻远近。昔年卜居海虞。与耕烟山人。争奇竞秀。并为先君所推重。后以虔事西教。未暇寄情绘染。故迩年来欲觅其片纸尺幅。竟不可得。今观此册。未知何时所作。遍倣宋元诸家。曲尽其妙。其苍浑秀润。真得董巨一峰之神。秾丽高华。直探松雪大年之髓。末后仿倪高士一帧。尤深入云林三昧。岂时流手笔所能望其肩背耶。今为名家鉴藏。永作枕中之秘。余得展观亦厚幸矣。因僭题数语于后。娄水八十五老人王撰跋。
印记:异公氏、太原八十五翁、随庵
后副叶二王撰题跋: 余观夫渔山之画凡三变。早年之笔幽秀欲绝。其神味尚似王廉州。壮年刻意摹倣宋元。邱壑位置。怪怪奇奇。超出寻常畦迳之外。洎乎晚年。从墺中归又一变。而荒率苍古胜矣。盖其人品既高。学问渊博。昔东磵老人题其桃溪诗序有云。渔山不独善画。其于诗尤工。思清格老。命笔造微。盖亦以其画为之。东磵之言如是。宜其画与庸史不同。况师承有自。从廉州奉尝游。时时得观前人名迹。笔墨之造乎神妙。洵非无因也。此册是渔山晚年之作。种种妙处。王随庵论之详矣。余何容赞一言。乾隆辛丑秋杪竹痴道人毕泷识于抱云书屋。
印记:毕泷、广堪斋主、巢安
前副叶(后背)毕泷题跋: 此册得之加定南翔镇叶氏用价元银八十两乾隆四十六年四月重装毕竹痴记。
钤印:
作者印:墨井道人,墨井,渔山,延陵。
收传印:嘉庆御览之宝,毕泷鉴藏图书,就兰主人鉴藏,毕泷涧飞氏藏,毕泷书画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