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士达】《关山风雨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李士达
品名 关山风雨图轴
朝代 明朝
文件大小 18.04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1675×3591
尺寸(CM) 14.18×30.4
创作时间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明李士达关山风雨图轴
Wind and Rain in the Mountains
分类 绘画
作者 李士达
创作时间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
数量 一轴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131×62.1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李士达 本幅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隶书)。万历庚申(1620)秋日。写于石湖邨舍。李士达。(行书)。 隶书
印记:
通甫、李士达印、石湖渔隐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雨景
次要主题 人物 行旅
次要主题 走兽 骡.驴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次要主题 建筑
次要主题 建筑 店铺 饭馆
次要主题 器用
其他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其他主题 器用 饮食器 碗盘
其他主题 器用 家具(屏风) 桌椅
其他主题 建筑 城墙
其他主题 建筑 篱笆、围墙 竹篱、土墙
其他主题 建筑 台阁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人物 百姓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其他主题 器用 扁担二荷物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苔点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12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452-453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九册,页23-24
研究性论着 晚明画家李士达,苏州人(今江苏省吴县),以画山水、人物着称于世。士达字通甫,号仰槐(也作仰怀)、石湖渔隐,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左右,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以后去世。(注1)早年活动情形不详,万历年间(1573-1620)隐居石湖附近新郭地区,从事绘画创作以及版画插图制作。李氏同时究心绘画理论,曾论山水有「五美、五恶」之说,(注2)可惜原著今日已不见流传。
传世李士达画作面貌丰富,或者带有吴派超脱世俗的格调,或者描绘现实生活情趣,充满入世的情怀。(注3)李氏虽然选择隐居生活,却还有洞烛世情、讽谑人间世态的幽默之作。(注4)有关李氏画学师承,历来未见有明确记载,若据流传画作以及〈匡庐泉图〉题记来看,可知深受谢时臣(1487-1567)、沈周(1427-1509)的影响。(注5)值得注意的是:李氏部分作品已经走出吴派文人画追求理想美的范畴,转而贴切真实人生,其中变形的取向,又触及「丑的美」的层次,为晚明绘画拓展出新的风貌。
〈关山风雨图〉作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采取吴派画家诗意图的创作形式,追求诗与画彼此契合的意境。题诗出自杜甫(712-770)〈秦州诗〉第十五首: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注6)
虽然但取其中「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两句,画境却自然牵系全诗的背景和内涵。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安史之乱以后弃官离职,因政局混乱长安饥荒,不得不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投靠侄儿杜佐。(注7)当时忧愁的心境和漂泊之苦,一一吐露在〈秦州诗〉中。李士达处于晚明国势衰颓之际,隐居在野,奈何此身又垂垂老矣,对杜甫的境遇和〈秦州诗〉的感受必然相当深刻。
然而李士达并没有将个人复杂的心绪全然倾注在笔墨之间,相反地对构景的安排,却作到轻松之中寓含严肃的高明。画中前景客舍洋溢着宾至如归的喜感,李氏惯用的人物造型「皮球脸」,(注8)彷佛喜剧脸谱独特而又亲切。透过一层层笑语暄哗,自然让人注意到后景阁楼上,一人若有所思,凝神窗外雨景。远处群山环绕,塞门悄悄然在风吹雨打中。笔墨犹带谢时臣的面貌,透过阁楼上独立人物和题诗的牵引,将画境推展到更深的层次。这位独立人物会是平常过客?还是李士达个人的投射?其中寓意,真教人探索不尽。(王竞雄)
参考书目 1.王竞雄,〈明李士达关山风雨图轴〉,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主编《文学名著与美术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10),页97、176-177。
2.王竞雄,〈「文学名著与美术」特展选介(一)  明李士达关山风雨图〉,《故宫文物月刊》,第218期(2001年5月),页38-41。
内容简介(中文) 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也作仰怀)、石湖渔隐,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左右,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以后去世。早年活动情形不详,万历年间隐居石湖附近新郭地区,以画人物、山水着称于世。此幅描绘山村风雨,行旅投靠客舍情景,笔墨挥洒,淋漓尽致。画作视点集中于近景人物,亲切有味。题诗:「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出自杜甫秦州诗第十五首。
内容简介(英文) Wind and Rain in the Mountains Li Shih-ta (ca. 1540-after 1621) Ming Dynasty Li Shih-ta was a native of Soochow who lived in reclusion at Stone Lake. His early life remains unclear, but in the Wan-li era (1573-1619) he lived in reclusion near Stone Lake and was a famous painter of figures and landscapes in his day. This work describes a misty village scene and a mountain pass in wind and rain as travelers rush for cover with umbrellas. The brushwork is moist and the ink tones rich. The focus is on the figures in the foreground, providing a sense of intimacy to this dense mountain scene. The lines of verse inscribed in the upper left read, “Wind blows through a pass. Guest houses blend with the rain and mountains.” This is the 15th poem from Tu Fu’s (711-770) “Poetry of Ch’in-chou”.
内容简介(中文) 李士达(活动于公元1550-1621 年间)号仰怀,江苏吴县人。善长画山水人物,笔法利落,苍劲有神。主张山水有五美:苍、逸、奇、圆、韵;五恶:嫩、板、刻、生、痴。  本幅描写荒山林峦中,风雨斜打,行旅撑伞,催促坐骑奔靠客店,店前则有伙计出迎。画幅视点集中于近景人物,亲切有趣。描写山峦,笔墨挥洒,淋漓尽致。
内容简介(英文) Wind and Rain in the Mountains Li Shih-ta Ming Dynasty Li Shih-ta (hao Yang-huai) was a native of Wu-hsing, Kiangsu. He was most skilled at painting landscapes and figures. He is particularly noted for his exceptionally unlabored, antique and spirited brushwork. A storm has suddenly struck a desolate, sparsely forested mountain. A strong wind causes sheets of rain to pound the earth forcefully. As travellers scurry to open umbrellas, a man on a donkey rides quickly, seeking the shelter of an inn whose clerk hunches beneath the eaves to greet his guests. The texture strokes used in the foreground figures give them an intimate and somewhat amusing quality. The brushwork of the mountains is comparatively free and extremely moist.

作品展示

明李士达关山风雨图轴

明李士达关山风雨图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