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荆浩 |
品名 | 匡庐图 |
朝代 | 五代十国 |
文件大小 | 18.0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884×3193 |
尺寸(CM) | 15.95×27.03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五代梁荆浩匡庐图轴 Mt. Kuanglu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荆浩;Jing Hao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85.8×106.8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宋高宗 | 本幅 | 楷书 | 荆浩真迹神品。 | |
印记: 御书之宝 |
|||||
题跋 | 韩玙 | 本幅 | 蓟丘韩玙题 | 行楷书 | 翠微深处着轩楹。绝磴悬崖瀑布明。借我扁舟荡空碧。一壸春酒看云生。蓟丘韩玙题。 |
印记: 庭玉父章 |
|||||
题跋 | 柯九思 | 本幅 | 柯九思题 | 行书 | 岚渍晴熏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柯九思题。 |
印记: 柯敬仲氏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御题。用幅间旧韵。 | 草书 | 虚斋敞设櫩楹。饱参山秀水眀。彷佛白云深处。招携匡俗先生。昭邱雾锁岚浓。素瀑龙飞练重。坐我画禅书室。对他栖隐垆峰。乾隆御题用幅间旧韵。 |
印记: 乾隆宸翰、几暇怡情 |
|||||
题跋 | 梁诗正 | 本幅 | 臣梁诗正恭和 | 草书 | 倚空岚翠浮楹。瞥见庐山眼明。却羡江边五老。香烟供养云生。飞泉喷沫晴浓。隔断尘寰数重。想得幽栖洪谷。神游侧岭横峰。臣梁诗正恭和。 |
印记: 臣梁诗正、朝朝染翰 |
|||||
题跋 | 汪由敦 | 本幅 | 臣汪由敦恭和 | 草书 | 湿翠晓扑虚楹。飞云乍暗乍明。远浦一篙春水。浔阳江上潮生。锦屏九迭烟浓。玉瀑三峡浪重。草堂莲社何处。钟声只在前峰。臣汪由敦恭和。 |
印记: 臣由敦、敬书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鉴藏宝玺 |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乐寿堂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鉴赏 |
鉴藏宝玺 | 无逸斋精鉴玺 |
收传印记 | 蕉林 |
收传印记 | 观其大略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山水 |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名胜 | 庐山 |
其他主题 | 山水 | 山径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溪涧、湍泉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瀑布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渔夫、船夫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行旅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寒林.枯树 | |
其他主题 | 走兽 | 骡.驴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桥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栏杆 | |
其他主题 | 船 | 篷舟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皴法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第五册,页2639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1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51 |
参考书目 |
1.陈韵如,〈五代梁荆浩匡庐图轴〉,收入林柏亭主编,《大观-北宋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6年初版一刷),页88-95。 2.冯明珠,〈荆浩匡庐图〉,收入冯明珠主编,《乾隆皇帝的文化事业》(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2年初版一刷),页77。 3.〈五代梁荆浩匡庐图〉,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山水画墨法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七月初版),页58。 |
内容简介(中文) | 此图据元代鉴赏家柯九思题识,画庐山(在江西九江县南)之景。山势耸直,层层迭迭的形成了巨壑,山与山之间,以深浅多层次的渍染表现出空间。皴染的笔法短促圆转,山石有着苍劲古老的感觉,是一幅早期山水画的杰作。旧传荆浩作。荆浩(活动于公元十世纪上半),字浩然,河南沁水人,隐居于山西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善山水画,特别讲求用笔之方法与墨色的变化。 |
内容简介(英文) | According to the inscription on this work by the Yuan dynasty connoisseur K’o Chiu-ssu (1290-1343), this is a painting of Mount Lu (in southern Chiu-chiang County, Kiangsi). Lofty mountains rise vertically layer-upon-layer, forming vast ravines with a vase sense of space from one peak to another. Modeled in short, rounded texture strokes, the artist has conveyed the rugged antiquity of the mountains. This work is traditionally attributed to Ching Hao, a native of Honan who lived in seclusion in the Hung Valley located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after which he took the sobriquet “Man of Hung Valley.” He excelled at landscape painting,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he brush and variations in ink. |
内容简介(中文) | 根据画中右上方传为元文宗的题字「荆浩真迹神品」,历代藏家都认为这是第十世纪隐居在太行山的画家荆浩作品。他至少从十二世纪起,便被视为华北山水画的创始者。 画中上半部质理坚实而又各自独立的群峰,虽然看来颇为古老;但下半部空间连续感的处理,及水口波纹等细节的画法,则接近〈万壑松风〉。画中隐居、行旅与家庭生活的组合也类似〈早春图〉。这可能是十二世纪所追想的荆浩风格。(20061206) |
内容简介(英文) | |
参考书目 |
陈韵如,〈五代梁荆浩匡庐图轴〉,收入《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与书画鉴藏文化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10), 页110-115、271-272。 |
【作品展示】

五代梁荆浩匡庐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