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贯休 |
品名 | 罗汉图轴 |
朝代 | 五代前蜀 |
文件大小 | 18.0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869×3218 |
尺寸(CM) | 15.82×27.2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五代前蜀贯休罗汉 轴 Lohan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贯休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23.7×71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丁丑(公元一七五七年)春二月御赞 | 行书 | 膝上横经。略观如是。闲置草鞵。事毕行履。贯休作像。稽首应真。像及所像。孰疎孰亲。尊者注目。不加一语。如人饮水。冷暖自取。乾隆丁丑(公元一七五七年)春二月御赞。 |
印记: 乾隆宸翰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秘殿珠林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秘殿新编 |
鉴藏宝玺 | 珠林复位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罗汉(应真、尊者) | |
次要主题 | 器用 | 宗教器用 | 经卷 |
其他主题 | 花草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木椅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服饰(对人) | 鞋、袜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第一册,页66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5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113-114 |
内容简介(中文) |
罗汉,原指佛教中个人修行的一种境界。唐代的《法住记》阐明罗汉不只是独善其身的修行者,也坚持其常住世间,普渡众生,在现世中担任护法、弘法的使命。此后,绘画作品中就常以之画题,五代时贯休的「罗汉图」就是有名的例子。 贯休,又称禅月大师。所画皆为梵像,状貌奇特,风骨独树一格,影响后世塑画罗汉形象至为深远。此图虽旧传为贯休所绘,由其画风看来,当是明人所仿。 |
内容简介(英文) | Kuan-hsiu, also known as Master Ch’an-yueh, painted Buddhist images with his unique style. His lohan paintings had a major influence on later representations. Though this is attributed to him, the style suggests it is a Ming (1368-1644) imitation. |
参考书目 | 1.李玉珉,〈明末罗汉画中的贯休传统及其影响〉,《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2004年秋),页99-143。 |
【作品展示】

__五代前蜀贯休罗汉.轴故画__KANP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