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沣(南园)】《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20开》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钱沣(南园)
品名 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20开
朝代 清代
文件大小 359.93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31×2119
尺寸(CM) 23.96×17.94
作品数量 20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
品名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 册
分类 法书
作者 钱沣
数量 一册:二十开(本幅十一开二十一幅;后副叶四开四幅)
作品语文 汉文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一至十四 28.2×19.5
本幅十五至二十一 26.9×18.4
后副叶 33×43.4
第四开右幅 26.9×18.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后副叶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谭泽闿 幅前 行书 南园临告身。极精神品。癸丑(公元一九一三年)夏题。
印记:
缾斋秘箧
题跋 幅前 行书 钱约甫临杂书。
题跋 谭泽闿 幅前 岁在壬子(公元一九一二年)夏五十七日。重装既成。坐观瓶居展玩再四。题记。茶陵谭泽闿。 行书 南园生于有清乾隆五年庚申(公元一七四0年)四月三日。卒于六十年乙卯(公元一七九五年)十月十三日。此书于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公元一七八七年)正四十八岁时。方督学湖南。所谓舟行至祁阳。盖案临处也。余所见南园真楷大字。则所书柳玭戒子书八幅。峭折灵奇。极似麻姑。乃癸丑(公元一九一三年)作寸楷。则壬子(公元一九一二年)书大招鹏赋两册。参以欧褚瘦硬通神。迥殊颜体。小字则余金声所藏道德经册子。字如指顶。尤为精湛。盖甲寅(公元一七九四年)九月笔。去卒前一年耳。是册转使纵横。空灵古秀。正其出入告身多宝时书。虽较早而特见精能。又南园真书之别一体也。余去年于京师得南园画马一轴。作十一马放林间。乃丙申(公元一七七六年)画。时正在翰林。年卅七。先此书十一年。亦早作而极精绝之品。因并记于此云。岁在壬子(公元一九一二年)夏五十七日。重装既成。坐观瓶居展玩再四。题记。茶陵谭泽闿。
印记:
谭泽闿印、缾斋
题跋 谭伯羽 幅前 民国甲午(公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八日。侨居美国都城华胜顿使馆街。临写第十五过后写记。谭伯羽。 行书 右先五叔题记。时为民国元年。家长沙荷花池东。叔父仅二十有二龄。余方十一岁耳。时乎(点去)四十二年之后。民国甲午(公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八日。侨居美国都城华胜顿使馆街。临写第十五过后写记。谭伯羽。
印记:
习斋临过
题跋 谭泽闿 幅前 行书 南园书心经残册。壬子(公元一九一二年)秋得。癸丑(公元一九一三年)夏题。
印记:
缾斋秘箧
题跋 谭泽闿 幅前 立冬后十日泽闿记于天随阁 行书 壬子(公元一九一二年)秋中于长沙获此册。与旧藏告身同一笔径。跋记参纸多湖湘先辈。蝯叟两行。字字黑女。何啻吴门匹练。尤可珍矣。余尝收集东武道州昆明常熟。命为清四家书。以为不减有宋。所获既多。心领非浅。独恨南园石庵去今差远。不易购求。此册首叶已失。殊可惋惜。因于装时预留尺素。后有沧浪衡山其人。必有以弥此阙憾。余则深媿学古无得。臂掔孱弱。无能为役也。立冬后十日泽闿记于天随阁。
印记:
缾斋、泽闿长寿
题跋 谭伯羽 幅前 民国四十有一年(公元一九五二年)二月二日临心经第五次竟。时寓美京之使馆街。习斋记。 行书 民国四十有一年(公元一九五二年)二月二日临心经第五次竟。时寓美京之使馆街。习斋记。
印记:
谭伯羽
题跋 祁寯藻 第十一开二十一幅 道光五年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十月十日。后学祁寯藻谨识于长沙使署。 行楷书 南园先生书。得力颜柳。以气骨胜。今湖南试院联牓碑刻存者。惟岳沣郴三州郡而已。楷字尤难得。此册心经谛观。宛如鲁公公权□笔书。然先生教泽及人。人之钦仰先生。不独在书法也。道光五年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十月十日。后学祁寯藻谨识于长沙使署。
印记:
梦濂堂
题跋 陈本钦 第十一开二十二幅 陈本钦识 行楷书 先生丰骨峻厉。不俯随时俗。故书法亦以高古胜。楷字尤所罕觏。梅阁其宝藏之。陈本钦识。
印记:
臣、钦
题跋 蒋廷镛 第十一开二十二幅 湘西后学蒋廷镛谨识 行楷书 字法祖钟王尚矣。而颜柳之骨力。尤为后世所宗。南园先生笔力直与古肖。不以貌似。而以神似者也。湘西后学蒋廷镛谨识。
题跋 鲁隽 第十一开二十二幅 道光五年(公元一八二五年)十一月初一日。后学鲁隽敬观。 行楷书 道光五年(公元一八二五年)十一月初一日。后学鲁隽敬观。
印记:
鲁隽、念莪
题跋 聂钰敏 第十一开二十二幅 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秋杪。后学聂钰敏敬观。 行书 南园先生书法人品。为当代第一。楷书心经斯为仅见。真墨宝也。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秋杪。后学聂钰敏敬观。
印记:
钰敏印信、竹泉
题跋 唐中冕 后副叶 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至后二九。长沙陶山唐中冕。时年七十三。 行书 余少时所见南园先生书。大抵酷肖争坐位帖。楷法较少。此本真从多宝塔中出。所谓正法眼藏也。慈陔侄孙持以属书数行。谨识其末。嗟乎书以人重。书尤足重矣。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至后二九。长沙陶山唐中冕。时年七十三。
印记:
中冕、四梲、陶山
题跋 秦映奎 后副叶 丙戌(公元一八二六年)四月八日。秦映奎谨识。 行楷书 乾隆己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先君子贡入成均。督学南园先生所拔取也。先生清风亮节。一代伟人。奎每以不见为恨。兹于卷中拜观楷法。一种刚正之气溢于行间。想见当年立朝梗概。足与鲁公并垂不朽矣。丙戌(公元一八二六年)四月八日。秦映奎谨识。
题跋 何炳麟 后副叶 时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仲夏中浣之三日。后学何炳麟谨跋。 行楷书 南园先生督学楚南。清廉正直。寡言笑。绝逢迎。居恒教士以端品为首务。文艺次焉。每于公退。暇辄五更起。炳烛爇香。习颜鲁公书法。一笔不茍。人谓其字能辟邪。盖正气使然也。乾隆己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先君子求得楷书心经一部。什袭藏之。尝训麟等曰。此正人君子笔也。吾尝见其斋中联云。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人能体此二语。则终身寡过矣。儿辈后习其书。尤当思其语。时麟犹幼。谨志之不敢忘。越嘉庆戊午(公元一七九八年)冬。先君子弃世。此帙为执友刘丈所得。秘不肯与。夫先人遗物不克自守二十余年。恨也。何如。今岁夏始告以情而婉求之。乃得珠还。如获异宝。呜呼。其艰难也。综计三十六年间。得而失。失而复得。其中殆有天焉。每一披阅。慨然想南园先生之生平。更凄然念先君子之遗训。时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仲夏中浣之三日。后学何炳麟谨跋。
题跋 张杓 后副叶 道光五年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十有二月八日。湘西后学中阶张杓谨识于城西芝树寄庐东偏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之斋 楷书 呜呼。人但仰先生书鲁公书。不知先生心。鲁公心也。鲁公之心忠孝刚直。非公道直言不萌于心。有唐倚为名臣。而其发于书。寓于书者。无论若真若行。皆精气往来。有以动鬼神而名后世。先生本朝乾隆年间。由词翰擢通政司暨学政。官阶不必同而性情无不同。不阿谀取容。不逢迎为悦。惟一本其心鲁公之心。以盟夙夜。献当宁惮同官。由是而书鲁公书也。其酷似奚疑。向尝督学湖南。一再任卒凛不可犯。然颇不拒人求书。或集坐位。总一宗鲁公。今已四十余年矣。而每见其书辄如见其人。刚大之气与严峻之性。往往毕见尺幅间。书也。即心也。又尝为梅阁尊甫书心经一通。笔法劲正无滞。相较多宝塔潕溪碑搨本尤胜。所以明其心也。夫心经右军书。先生鲁公书两书绝不相似。先生以王就颜。乃化王而一归于颜。则使非其心鲁公心。即专书鲁公书。且不必似鲁公。而况非鲁公也。于此可以教心学矣。心经云乎哉。梅阁藏之而失。失复得。其心宝之宜也。然吾尤愿其以心先生心者。心鲁公心也。道光五年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十有二月八日。湘西后学中阶张杓谨识于城西芝树寄庐东偏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之斋。
印记:
张杓、中阶
题跋 劳增业 后副叶 丁亥(公元一八二七年)嘉平月益吾劳增业敬识 草书 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秋梅阁以所藏钱南园先生楷书心经。属加题识。余以鄙拙。未敢率尔操觚。致诒续貂之诮。迟之两载。屡相敦促以(点去)不获。固辞。兹已为各前辈及同学友人题跋殆遍矣。此卷梅阁以手泽遗留。既失复得。珍重宝之。诚为克守先志。不失旧物者。不独南园先生书之足令观者肃然起敬也。计梅阁索题时。距今仅两易寒暑。不剎那间而陶山经陔二公先后归道山。亡友张中阶亦于今岁小春四日下世。晨星宿草。不禁展卷怃然。至书法之妙诸跋已尽。无事豊干饶舌矣。丁亥(公元一八二七年)嘉平月益吾劳增业敬识。
印记:
增业、益吾
题跋 王虔 后副叶 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岁十二月朔日。沩水王虔经畡氏谨跋。 行书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然亦惟有必为也。而后可以有所不为。先生砥厉名山。读书制行有必为古人之志。养之既久。德性坚定。骨植神完。及出而任天下之事。凡行己事上。接友处物。卓然必伸其道义。刚大之气。不牵于时俗谤誉以为忧喜。故虽屡起而屡蹶。然卒以此终其身。喔咿嚅唲之徒见之。但怖其骨气之强王。孰知其服古功深。涵养豫而自反缩。然后内断于心。不挫于众。不惕于威。不系于随。以致若斯之冥昭一节。久蹔弗渝也。能书一技耳。刚柔清浊别焉。兴之所极。勃然逌然。直写其胸中之所蕴。非必争名一家也。每阅梅阁所藏。辄肃然生敬云。道光乙酉(公元一八二五年)岁十二月朔日。沩水王虔经畡氏谨跋。
题跋 王虔 后副叶 虔再跋时道光六年(公元一八二六年)人日也 行书 化工肖物者也。物物而肖之。必不肖也。物物而物之。何必肖也。人之学古也亦然。制一行。作一事。奏一技。循循然立成模而师之。时异势殊。能适协乎。望风捕影。能速化乎。且各有性情。各有才力。奚取乎规规仿效。豪厘不爽也。善学者规矩自古变化从心。其性情才力之所极。不期胜于人而胜于人。人贵而求之矣。不期合于古。而古人之所已至者而能至焉。古人许我矣。古人之所未能至者而更能至焉。古人待我为之且赖我为之矣。即有殊尤灵异之境。古人之所独造。吾勉为之而不能至。于心可无悔。于古可无愧。孰少我哉。南园先生书。世称其渊源颜鲁公。波澜莫二。余意当于其不似者求之。而真面目始出。故既题其后。复缀数语以授梅阁。毋令第书者局于法焉。虔再跋时道光六年(公元一八二六年)人日也。
题跋 彭右文 后副叶 道光六年(公元一八二六年)天贶节。湘西后学彭右文谨识。 行楷书 尝观先生文章经济。而见其性情之正。学术之醇也。今获覩此卷。刚方之概。毕露毫端。益想见先生之为人。虽然文章经济不能磨灭者也。墨迹易于剥蚀者也。梅阁其宝之哉。道光六年(公元一八二六年)天贶节。湘西后学彭右文谨识。
印记:
召卿氏、右文私印
题跋 蔡用锡 后副叶 道光八年(公元一八二八年)二月廿九日资阳后学蔡用锡云帆氏敬观 行书 书一艺耳。或能传之数十百年。或能传之数百千年。一视其精气蕴酿之厚薄。以为流传盛衰所(点去)远近所由分。而其为端严。为遒劲。为隽逸妩媚。体不必侔。性情为之也。流传者之各好乎。端严隽逸。妩媚遒劲。则又以其性情之所近。南园先生近鲁公者也。好其书而能传者。必又与先生近者也。此本已历数十年。而精光气焰。熊熊夺人目若新。果能好先生而传之。吾卜其未有艾书艺耳。然难言之矣。道光八年(公元一八二八年)二月廿九日资阳后学蔡用锡云帆氏敬观。
印记:
臣道锡印、藩
题跋 何绍基 后副叶 后学何绍基敬志 行书 刚大者其气。严整者其法。深静者其神。秀絜者其韵。后学何绍基敬志。
印记:
绍、基
题跋 胡达浚 后副叶 后学胡达浚谨识 行书 浚耳南园先生数十年矣。其指南后学者。岂仅如梅阁所藏墨宝也哉。然即此吉羽片光。固铁中之铮铮者也。后学胡达浚谨识。
印记:
达、浚
封面 南园楷书(身告心经)册子精品。瓶斋至宝。
夹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八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昭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南园书缺首叶字。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收传印记 缾斋秘箧
收传印记 缾斋秘匧(重二)
收传印记 观缾居鉴藏金石书画记(重一)
收传印记 茶陵谭泽闿秘籍永宝
收传印记 瓶斋所藏
收传印记 天随阁所得铭心绝品(重一)
收传印记 习是斋藏天随阁遗箧珍品(重四)
收传印记 习斋临过(重一)
收传印记 习斋临过(重一)
收传印记 习是斋藏天随阁珍品(重一)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177、293-298

作品展示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唐颜真卿自书告身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钱沣楷书告身心经合装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