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陈群】《论书四种册》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钱陈群
品名 论书四种册
朝代 清代
文件大小 215.96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31×2119
尺寸(CM) 23.96×17.94
创作时间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
作品数量 12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
品名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 册
分类 法书
作者 钱陈群
书体 行书
创作时间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
数量 一册:十二开(本幅十二开十二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第一则)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妍。往往丰左而病右。故端书如右军霜寒表。子敬乞解台职状。张史郎官听壁记。皆不以法度病其精神。至于行书则王家父子随意肥瘠。皆有佳处。近世惟颜鲁公。杨少师特窥其妙。其用笔能左右之。不好处更觉妩媚。求一点一画。俗笔不可得。比来士大夫。惟王荆公书有古人气而不端正。然笔力甚遒。司马公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劲。似其为人。(第二则)草与真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岩相倾于峻险。山水各务于高深。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子敬之法非草非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轶优游。临事制宜。纵意之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第三则)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使人甚爱。次见之则见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旁点画。不合古者盈在眼矣。字不美观则必古。初见之则不甚尽。再见之得其已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旁点画历历古人如在眼矣。故观今人字如观文绣。观古人字如观钟鼎。学古人字期于必到。若至妙处如会于道。则无媿于古人矣。(第四则)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史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笔相忘。所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乃为笔意。赞曰。剡帋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豪齐力。先临告誓。后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弩如直槊。勒若横丁。开张凤翼。耸擢芝英。麁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尽矣。可权时名。论书数种。香树居士钱陈羣录于乐顺堂之西斋。时乾隆甲戌(公元一七五四年)暮春之初。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9.2×39.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印记数据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钱陈羣印 作者印记 柘南居士 作者印记 吴越王孙 作者印记 玉音颐和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3

作品展示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清钱陈群书论书四种册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