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门应兆 |
品名 | 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抽思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7.99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门应兆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 册 抽思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门应兆;萧云从 |
数量 | 一幅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对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萧云从 | 对幅 | 楷书 |
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曾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夫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荃之多怒兮。伤余心之扰扰。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结微情以陈辞兮。矫以遗夫美人。 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愿承间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历兹情以陈辞兮。荃详聋而不闻。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初吾所陈之耿着兮。岂至今其庸亡。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荃美之可完。 望三五以为象兮。指彭咸以为仪。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少歌曰。 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倡曰。 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道逴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望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乱曰。 长濑湍流。泝江潭兮。 狂顾南行。以娱心兮。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低回夷犹。宿北姑兮。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右抽思。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人物 | 官员(臣) | 屈原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溪涧、湍泉 | 湍泉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九章(抽思)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白描 | |
工笔 | |
写意 |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四册,页1859-186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5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六册,页202-213 |
【作品展示】
清门应兆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_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