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门应兆 |
品名 | 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惜诵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7.99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门应兆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 册 惜诵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门应兆;萧云从 |
数量 | 一幅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对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萧云从 | 对幅 | 楷书 |
九章。今补图。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以乡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会咎繇以听直。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情沈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虀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今而知其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邅回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牉其交痛兮。心菀结而纡轸。 梼木兰以槁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着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右惜颂。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人物 | 官员(臣) | 屈原、咎繇(舜士师)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几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九章(惜诵)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白描 | |
工笔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四册,页1859-186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5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六册,页202-213 |
【作品展示】
清门应兆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_惜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