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聂璜 |
品名 | 海错图第四册-无款鲎鱼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鲎鱼 A Horseshoe Crab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聂璜 |
数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0.4×68 |
全幅 | 80.1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本幅 | 楷书 | (第一则)鲎鱼赞。无鳞称鱼。有壳非蟹。牝牡乘风。来自南海。(第二则)凡鲎至夏。南风发。则自南海双双入于浙闽海涂生子。至秋后。则仍还南海闽中。渔人云。小鲎鱼雌者常聚于广之潮州。雄者聚于浙闽海涂。至秋长大。浙闽小鲎皆去就潮州配合。来年复来。是成准又也。予未敢信。海人曰。吾滨海儿童捕得小鲎。皆雄而无雌。以是可验。此奇理也。存其说以俟高明。(第三则)鲎。字汇音候。海中介虫也。足隐腹下不可见。雄常守雌。取之必得准又。俗呼鲎媚。性善候风。其相负。虽风涛终不能解。又号鲎帆。鲎帆者。雌鲎于水面乘风负雄。其雄鲎后截卷起。片片如帆叶。而且竖其尾如桅。故曰鲎帆。海上南风发必至。夏月渔人伺之。山堂肆考。天中记。及代醉编俱载有鱼矴鱼帆之说。鱼矴谓墨鱼也。鱼帆即鲎帆也。泉南杂志曰。鲎鱼碧血似蟹。足十有二。渔者醢其肉。闽中多以其壳作镬杓。予客闽。见烹餁者用此。异之。深维用者之意。盖铜铁作杓。非损杓即坏镬。且响声聒耳。惟此壳为杓。岁久可不损镬。而质薄势轻。木然无声。戛羹侯有母尸饔。反不必取此也。文考格物录亦载鲎鱼皮壳屈可为杓。则一灶下养之。所操亦自格物中得之。并称其壳后截坚者可为冠。入香能发香气。尾可作小如意。脂烧之能集鼠。予谓一物之微。其取材有如此。今人为杓而外。多轻弃之。惜哉。为冠似为道冠。入香者配香烧。取其滋润意。用甲香试之。果妙。尾作如意者。屈其尖。以后截壳剪而粘之为如意头。甚雅。脂烧集鼠。性必类蟹也。文考本草云。鲎。微毒。治痔杀虫。尾治肠风。杀虫者。是杀痔中之虫。此物清凉。大约能解脏毒脏火。尾治肠风。同一理也。今医家多未言及何欤。闽中张汉逸。业医而博古。无书不览。因与论鲎。彼出二十年前病中所著鲎赋示予而快之。(第四则)按字书。鱼部有鱼折鱼公二字。鱼公同魟。云江虫似蟹可食。今鲎鱼似魟。其体两截能折。则鱼折鱼公二字。明指鲎鱼。而字汇篇海皆不注明。欲于水族之内别求所谓鱼折鱼公。吾知其必不可得也。文考海中之鱼。除比目而外。惟鲎鱼雌雄相偶。在水则相负而游。在陆则相随而行。鱼部鳒鲽魪魼鱋五字并指比目。则鱼字鱼字当指鲎鱼。字书俱不注明。但解鱼曰二鱼。觧鳠字曰海鱼名。使见鲎鱼。定当怅然自失。屈翁山新语云。鲎子甚多。而为鲎者仅二。余多为蟹为虫宁虾麻虾及诸鱼族。鲎乃诸鱼虾之母也。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水中动植物 | 鱼 | 鲎鱼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工笔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8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741-1748 |
收藏着录 |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鲎鱼〉,收入李玉珉主编《故宫书画图录(卅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12),页448-463。 |
【作品展示】
海错图第四册_无款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