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聂璜 |
品名 | 海错图第四册-无款黄螺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黄螺 Mud Ivory Whelks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聂璜 |
数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0.4×68 |
全幅 | 80.1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本幅 | 楷书 | (第一则)黄螺。产闽海中。长乐海中最多。潜伏海底。捕者无由。渔人钩深致远。乃驾船。用长绳系竹筐数十。内置疫毙豚犬臭秽之物以为饵。黄螺海底清淡。悞贪其味。不觉入其彀中。渔人举筐。满载而归。夏月每市于城乡。闽人敬客以为时物。以沸汤煠熟。席间分竹针挑吸食之。张汉逸曰。土人称全味在尾。而尾常缩而不出。肉坚难化。但涎有毒秽。岁时必有一二人。中而毙者。其肉干之可贻远。然弗甚佳也。予客云南省城。初夏亦有取螺于昆明池者。云亦潜伏于湖底。鬻之者亦以为头尾各售。头则熟食。尾常以姜芥生啖。多食不宜。亦性寒也。然此皆浅近之说。游滇游闽者必能两辨之。但黄螺潜于海底。而亦能化蟹。其理深奥。以俟后贤。必有明辨之者。黄螺赞。海底潜藏。诱以饵香。悞投世网。利鎻名疆。(第二则)苏合螺。虽产闽海。亦不多觏。其形如蚶壳。层迭高下。疏密适均。使巧匠有心镂之。恐精巧亦不至此也。亦名丝蚶螺。苏合螺赞。螺名苏合。似蚶非蛤。化工巧手。层层折衲。(第三则)桃红螺。圆匾而有细纹。其色浅红可爱。桃红螺赞。人面桃花。相映乃红。螺中有女。其色必同。(第四则)针孔螺赞。谁把绣针。碎刺螺房。蜗居疑暗。俾覩天光。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水中动植物 | 蚶.螺 | 黄螺、苏合螺、桃红螺、针孔螺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工笔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8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741-1748 |
收藏着录 |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黄螺〉,收入李玉珉主编《故宫书画图录(卅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12),页448-463。 |
【作品展示】
海错图第四册_无款黄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