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聂璜】《海错图第四册-无款沙虮》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聂璜
品名 海错图第四册-无款沙虮
朝代 清代
文件大小 18.0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29×2121
尺寸(CM) 23.95×17.95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沙虮
A Sand Bubbler Crab
分类 绘画
作者 聂璜
数量 一幅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0.4×68
全幅 80.1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本幅 楷书 (第一则)沙虮。小蠏也。产福宁之三沙。海涂上以沙为穴。其色灰。其体薄。不堪食。捉置掌中。每为海风一吹而去。吴日和曰。此蟹善走。亦曰沙马。沙上数穴相通。疾行如飞。人不能捕。即得亦不可食。有欲取以为鱼饵者。常于黑夜。以火照之。用木圈围之捕住。钩于鱼钩作饵。入水尚能动。以饵海滨鲙鱼。盖鲙性不入大海。不入泥涂。惟于海岩石傍食石乳等物。渔人每于此处垂纶。有此蟹无不获者。沙虮赞。(小字注。一名沙马)蚁号位驹。蟹名沙马。乘之者谁。黍民为雅。(第二则)予客台瓯。目击海狮。实能化蠏。及客闽又得见诸螺之无不能化蟹。故汇而图之。一白蛳。二青蛳。三铁蛳。四黄螺。五簪螺。六苏螺。七辣螺。八角螺。俱系目击。其中蠏自螺肉所化。二螯直舒。前四足长。后四足隐而短。而有一尾。行则负其壳于水。卧则缩而潜于其身于房。而土人多以予言为谬。云此寄生蟹。盖蟹寄食于其中者也。夫蠏之寄居。别有寄居之说。而非诸螺之蠏也。即偶有之如异苑所载。海中之螺出壳而游。朝去则有虫类蜘蛛者入其壳中。螺夕返则此虫让之而去。古人所谓鹦鹉外游。寄居负壳者偶然有之。然无人见今诸螺畜于盆盖终始于此。无以彼易此之状。且俱于五六月一阳生之后而变。气候使然。世之执寄居之说者。多为陶隐居之说所悞。陶隐居盖未亲历边海也。其说着之本草。以讹传讹。竟以化生之螺为寄居。谁则辨之。(第三则)夫蠢动无定情。万物无定形。化生之物岂独一蠏哉。鲤化龙。雉化蛟。马为蚕。蛙化鹑。鼠变蝠。蛇化鳖。橘虫化蝶。桑虫化蠮螉。屈指无筭。若夫朽木化蝉。腐草化萤。枫叶化鱼。芦苇化虾。草子化蚊。瓜子化衣鱼。是尤以无情化有情。蛳螺化蟹。互为介虫。有情而还以化有情也。又何疑为。存其说用补齐丘化书之所未备。化生蠏总赞。蝗可变虾。螺亦化蠏。换面改头。沉沦欲海。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主要主题 水中动植物 沙虮
主要主题 水中动植物 蚶.螺 白蛳、青蛳、铁蛳、黄螺、簪螺、苏螺、辣螺、角螺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工笔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8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741-1748
收藏着录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沙虮〉,收入李玉珉主编《故宫书画图录(卅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12),页448-463。

作品展示

海错图第四册_无款沙虮

海错图第四册_无款沙虮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