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聂璜】《海错图第四册-无款虾化蜻蛉》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聂璜
品名 海错图第四册-无款虾化蜻蛉
朝代 清代
文件大小 18.0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29×2121
尺寸(CM) 23.95×17.95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虾化蜻蛉
A Prawn-shaped Damselfly Larvae and Damselfly
分类 绘画
作者 聂璜
数量 一幅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0.4×68
全幅 80.1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本幅 楷书 蜻蛉一名蜻蜓。本草虽云有五六种。大约多从水中化生。淮南子曰虾蟇为鹑水。虿为虫虾。蟇化鹌鹑。其说详述羽虫。内兹不多赘。虫篇海注云蜻蛉也。水虿虽不专指虾。而虾为水虫化生。其说已见于淮南子矣。本草载崔豹云。辽海间有蜚虫如蜻蛉名绀蟠。七月羣飞闇天。夷人捕食。云是虾化为之。按此种蜻蜓色红。吴楚浙闽亦常于夏秋天将雨则匝野纷飞。不独辽海也。大都青色是蜻蛉。红色者为绀蟠。崔豹之说又可与淮南相发明。又考衍义云。蜻蛉生化于水中。故多飞水上。杜诗云。点水蜻蜓款款飞合。三说而观之。蜻蜓之化自水虫。大要不离乎。虾者近是。虽然水虫之善化。岂独虾为然哉。蚊蚋之为物也。亦同乎。蜻蛉之化自虾。尔雅翼谓。蚊乃恶水中孑孑所化。孑孑音决结。即吴俗所谓觔斗虫是也。在水头大而身细。已具蚊体。但少翅足耳。多生夏秋雨水中。或谓吴俗。常贮霉水于瓮甓。虽封闭甚密。而此虫无种自生。何欤。曰此雨水化生之虫。如蠛蠓细虫。字书云。因雨则生。又南越志云。石虫劫得春雨则生花。盖雨水之妙能化生也。或谓蚊母鸟。蚊自口中吐出。亡虫母草。蚊自叶中包裹而生。并无水虫所化。无端而自出。何欤。不知此雨水归池泽瓶盎。则为池泽瓶盎之水。而虫生也。鸟当是时而饮此水。有素袋以畜之草。当是时而披此水。有隙孔以留之。又安知雨水生虫之理。不即分寄于草叶鸟腹。以为池泽。以为瓶盎孕而为孑孑。散而为蚉亡虫乎。总之。虫肙飞蝡动皆属雨水化生。又岂特百谷草木。沐雨泽之神功哉。君子之教。孟子比之雨化。注云。潜滋暗长。止据有形而化。而不知更有无形之化。百谷草木之发生有形之化。孑孑蠛蠓之无端而生无形之化也。夫化至无形而能为有形。可为神矣。是岂雨水之性能然哉。龙为之也。夫虾化蜻蛉。细等孑孑之为蚊。大比鲲鱼之为鹏。可以引伸而触类者。如此若夫龙之变幻。即据雨水。而言其奥妙。不可以言语形容。故但拟之为万化之宗云。考汇苑有蝗虫化虾之说。然蝗盛之时。农人往往罗食。亦同虾味。类书载吴俗有虾荒蠏兵之语。蠏兵者言蠏披坚执锐。繁盛之地多有兵兆。此理易明也。虾荒之谚。所不可觧。及考蝗可化虾。而得悉其故矣。盖久潦未必不多虾。久旱未必不多蝗。天道旱后常多潦潦。后又常多旱。此水潦旱蝗相继而及也。潦固多虾。而旱年之蝗亦能变虾。潦与旱。总皆以虾兆。故曰虾荒。凡蝗化虾蝗。入水解其蜕。所存之肉则为虾。考杜台乡淮赋亦云。蝗化为虾。雉化为蜃云。蝗虫化虾赞。蝗虫入海。德政所致。化而为虾。其毒不炽。虾化蜻蛉赞。虾学鲲鱼。飞欲鹏比。恶居下流。水穷云起。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主要主题 水中动植物 虾化蜻蛉
主要主题 草虫 蜻蜓
主要主题 草虫 蝗虫化虾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工笔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8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741-1748
收藏着录 〈海错图第四册 册 无款虾化蜻蛉〉,收入李玉珉主编《故宫书画图录(卅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12),页448-463。

作品展示

海错图第四册_无款虾化蜻蛉

海错图第四册_无款虾化蜻蛉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