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任伯年-任颐 |
品名 | 和合双仙图轴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834×3272 |
尺寸(CM) | 15.52×27.7 |
创作时间 | 清德宗光绪九年(1883)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任颐和合双仙 轴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任颐 |
创作时间 | 清德宗光绪九年(1883)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57.2×90.4 |
全幅 | 242.2×107.8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任颐 | 本幅 | 光绪癸未(一八八三年)五月。山阴任颐伯年。 | 行书 | |
印记: 任颐印、山阴道上行者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志超鉴赏 |
收传印记 | 汲古书屋 |
收传印记 | 来青阁 |
收传印记 | 台员林氏定静堂所藏书画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神、仙 | 和合双仙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翎毛 | ||
其他主题 | 果蔬 | 樱桃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小草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写意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
皴法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林宗毅先生捐赠书画目录,页58-59、125 |
参考书目 |
1.刘芳如,〈清任颐和合双仙〉,收入刘芳如主编,《十九世纪末期中西画风的感通之二--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同时期名家作品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3年初版),页88。 2.刘芳如,〈近代绘画在中国 — 「十九世纪末期中西画风的感通」展出前言〉,《故宫文物月刊》,第119期(1993年2月),页19。 |
内容简介(中文) | 任颐(公元一八四0-一八九五年),浙江山阴人。初名台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人物、花鸟俱佳,赋色鲜丽,形象活泼;并以长期鬻画上海,为时人目为海上派班头。 本幅作于任氏四十四岁,全画殆以劲秀之笔,画和合双仙;相传二仙即唐僧寒山、拾得。图中二人相貌一如孩童,且笑容可掬,与传说中二诗僧放荡不羁之性情极为契合,本幅为林宗毅先生捐赠。 |
内容简介(英文) | Jen I (style name Po-nien) studied portrait painting and excelled at figures and birds-and-flowers in the style of Ch’en Hung-shou (1599-1652). Jen’s use of color was fresh and his forms lively. Selling paintings for a living, he is regarded as the leader of the Shanghai School. Done at the age of 43 in 1883, this work employs forceful yet elegant brushwork. Jen has depicted here two T’ang Buddhist monks known to posterity as Han-shan and Shih-te. Their faces are quite childlike and their laughing expressions reveal their humorous personalities. This work was donated to the Museum by Mr. Lin Tsung-i. |
【作品展示】

清任颐和合双仙轴清任颐和合双仙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