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刘松年 |
品名 | 丝纶图轴 |
朝代 | 南宋 |
文件大小 | 18.03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713×3510 |
尺寸(CM) | 14.5×29.71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宋刘松年丝纶图轴 Spinning Silk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刘松年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98.9×33.2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刘松年 | 本幅(松上) | 松年 | 楷书 | |
题跋 | 汪砢玉 | 左方褾绫 | 檇李汪砢玉源昆甫。题于韵石斋。 | 行书 | 长松覆前。远山耸后。庭槛缀花石殊幽旷。檐间一姬拗轮。一偷治丝。一侍儿捧茶。不襦而露纤红。故北妆也。笔法细润有生气。标题作马远。万历壬子秋。余在白下得之润州吴汝廷。历三十余年。无有知其非远者。今崇祯壬午(1642)秋付装潢。渊儿于松身识其款曰松年。蝇头小楷。杂鳞纹墨渍间。不复可辨。有如当时称之为暗门刘者。今一旦豁然。恍睹其人。可胜抚掌称快。檇李汪砢玉源昆甫。题于韵石斋。钤印二。玉水。砢玉之印。 |
印记: 砢玉之印、玉水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宝笈三编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收传印记 | 鼎揆 |
收传印记 | 冰霞阁 |
收传印记 | 神品 |
收传印记 | 赵氏珍藏 |
收传印记 | 忠魁士裔 |
收传印记 | 石庵鉴赏之印 |
收传印记 | 爱荆私记 |
收传印记 | □功 |
收传印记 | 汪氏珍藏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山水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仕女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庭院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耕织渔猎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界画 |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三册,页150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87-88 |
收藏着录 | 明汪砢玉珊瑚网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册,页119-120 |
内容简介(中文) | 刘松年(约公元1190至1230年前后)浙江钱塘人,居清波门,俗呼刘清波,又称暗门刘。为南宋孝宗淳熙画院学生,绍熙年待诏。工画人物山水,师法张敦礼,神气清妙,名过于师。此画山家妇媪拗轮治丝情景。人物用笔细劲,着色淡雅,画经明汪砢玉收藏题识,鉴定为刘真迹。 |
内容简介(英文) | Liu Sung-nien, a native of Ch’ien-t’ang, Chekiang, lived at Ch’ing-po-men and so acquired the names of Liu Ch’ing-po and An-men Liu. He was a student in the Painting Academy during the riegn of Hsiao-tsung (1174-1189), and later served as a Painter-in-Attendance in the Shao-hsi reign period (1190-1195). He learned the art of painting landscapes and figures from Chang Tun-li. Liu’s paintings often are said to have a pure and exquisite spirit, and his fame surpassed that of his master. This painting depicts a moutain dwelling and old women spinning silk; Liu has described the figures with a detailed yet forceful line and muted yet elegant colors. The Ming collector, Wang ke-yu, inscribed a colophon attesting to its authentic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