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详情:
作品名称:三生图
朝 代:南宋
艺 术 家:刘松年
作品收藏:大英博物馆
文件大小:909.71MB(tif文件大小,不含jpg)
文件格式:TIF+JPG
作品数量:3.0幅
全图尺寸(CM):787.51×909.71
图片像素(PX):93014×2953
分 辨 率(DPI):300×300
作品简介:
材质尺寸:
绢本 卷 浅设色 24×100 厘米
简要介绍:
关于唐代园泽僧和隐士李 源的故事所赞颂的是贤者交友之道,即孝母、守信。园泽宿 洛阳惠林寺,遇到隐居于此的李源,惠林寺原是李家的旧宅,其父憕镇守东都,被安禄山所害,故李源不仕。园泽和李源一见如故,终曰吟咏不绝,情意深长。一日,两人商定游峨嵋,园泽说经长安入蜀,李源说他已避世多年,不愿去长安,只能从荆州入蜀,园泽勉强从之。他们从荆州坐船到 南浦时,见一孕妇在汲水,园泽哭曰:“我本不想走此道,今遇到我托生的母亲……,十三年后在杭州天竺寺外相见。” 夜冪降临时,园泽圆寂了。三天后,李源前往汲水妇人那 里看望刚刚出生的园泽,园泽看到李源来了,笑了。十三年后,李源如期赴约,在葛洪井畔听到有牧童敲着牛角唱着歌,李源忙上前招呼,牧童答道李君真信士,然世缘未 尽,且勿相近,惟勤修不惰,乃复相见。”然后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说罢遂隐去。李源最后重新回到了惠林寺。
画中所绘的情景,正是李源在侍从的陪同下前去赴 约,已长成十三岁的今生骑牛牧童即前世园泽,唱着歌谣 徐徐而来,是为“三生”也。
剩下的问题就是鉴真伪、赏高下了。幅上无作者款印, 卷首有篆书题“三生图。雍言为景言篆。”随该卷附有一份曰本学者的研究报告,提出雍言系元朝人,常熟(今属江 苏)人氏,擅长书法。经査阅中文的书画史料,未发现有此 人的踪迹,不知关于此人的日文史料何在?卷后拖尾有元 代二十位江南寺僧的跋文,卷首上有题:“圆泽三生图。刘松年画。”钤印“大雅’这是元代赵孟頫的印章,但 字和印明显不真,疑是元人所为。后有明代鉴藏家吴宽的题文:“右三生图赵松雪鉴定为刘松年笔,其后题咏者二十人皆近代名僧,盖亦有慕于泽者欤。匏庵。”钤私印一方, 字、印皆不真,作伪者是想借假吴宽之口来肯 定赵孟頫的鉴定结论,系连环作伪的案例。事实上,吴宽谙熟赵孟頫的书迹和印章,不可能出此根本错误。
在该图卷的包袱皮里书有小楷:“宋刘松年三生图(上等)。乾隆九年春月臣张照等奉勅编次。”幅上有五方乾隆皇帝直到耄耋之年的收藏印,未见淸宫著录。也许乾隆皇帝对此图兴趣不大,没有任何题字,否则,这幅构图空灵的手卷又会被塞满了字旬。这幅手卷目前尚没直接的证据来证实它出自刘松年之笔,后人见佚名人物画背景中的松树画得好,常常论作刘松年之作。的确,该图的人物线条较为纯熟,转折方硬,人物的开脸与刘松年的造型程式相近, 但衣纹用笔比刘松年的要柔和一些,其他如坡脚、松树等用笔则更为柔软,绝非刘松年刚劲有力的笔法,呈现出线条趋圆转轻柔、讲求在干笔淡墨中体现出淸雅的韵味, 这是元代人物画配景的基本风格。该图画法风格所体现的正是处在这个艺术风格转换期的时代特色,可认为是南宋末至元初的江南画家手笔。(余辉)
款识题跋:
题跋: 佚名楷书圆泽传、镜中善继、释廷俊、南堂遗老、僧泐、夷简、辅良、怀渭、道原、昙悌、德禅等二十四人题跋,不录。
钤印:
收传印:清内府诸收藏玺、梁清标诸收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