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 针灸四书九卷 |
書名 | 鍼灸四書九卷 |
编著者 | 不著撰者編 |
出版时间 | 明 |
图书类型 | 抄本 |
册数 | 3冊(下载编辑合并成1册) |
页数 | 127 |
文件大小 | 75.7MB |
四部分类 | 子部/醫家類/針灸之屬/通論 |
批注题记 | 現代張輔臣校 (現代)張輔臣校 時間:一九七九年; |
序跋 | 新刊黃帝明堂灸經序 不著撰者 時間:至大辛亥 附註:序末原題“至大辛亥春月燕山活濟堂”。; |
图书来源 | 天一閣原藏 |
质量等级 | 二級乙等 |
损坏状况 | 第1-3冊共1-3冊 未破損 不需修復; |
书签目录 | 新刋黄帝明堂灸經序 新刋黄帝明堂灸經卷上 用火法 下火法 點灸法 定八寸法 發灸瘡法 定髪際法 定灸多少法 候天色法 人神所在不宜針灸 貼灸瘡法 淋洗灸瘡法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十二時忌不宜灸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每月忌日不宜針灸出血 四季人神不宜灸 新忌傍通不宜灸 九部傍通人神不宜灸 天毉取師療病吉日 胡侍郎□□宫神指訣 正人形第一 正人形第二 正人形苐三 正人形第四 正人形第五 正人形第六 正人形第七 正人形第八 正人形第九 正人形第十 正人形第十一 正人形第十二 正人形第十五 正人形第十六 正人形第十七 正人形第十八 正人形第十九 正人形第十□ 正人形第二十二 背人形第一 背人形第二 背人形第三 側人形第十 側人形第一 側人形第二 側人形第四 側人形第四 新刋黄帝明堂灸經卷下 正人形第一 正人形第二 正人形第三 正人形第四 正人形第五 正人形第六 背人形第一 背人形第二 背人形第三 新刋子午流注鍼經目録 新刋子午流注鍼經卷之上 流注指微經賦 平人氣象論經隧周𤨔圖 流注經絡井滎圖 大腸脉起於大指之端入挾於鼻孔注胃經 肺脉起於中焦出於大指之端注大腸經 脾脉起於大指之端注於心中注心經 心脉起於心中入掌内循小指注小腸經 小腸脉起於小指之端斜絡於日皆注膀胱經 膀胱脉起於目内眥至小指外側注腎經 腎脉起於小指之下注胷中注心包 心包脉起於胷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注三焦經 三焦脉起於小指次指之端至目兌眥注膽經 膽脉起於目兌眥入大指循歧骨内出於端注膽經 肝脉起於大指聚毛之際上注肺中 新刋子午流注井滎俞經合部分圖卷中 新刋子午流注鍼經井滎謌訣卷之下 足少陽膽之經 足厥隂肝之經 手太陽小腸之經 手少隂心之經 足陽明胃之經 足太隂脾之經 手陽明大腸之經 手太隂肺之經 足太陽膀胱經 手少陽三焦之經 手厥隂心主包絡 足少隂腎之經 新刋竇漢卿編集鍼經指南 鍼經標函賦 流注通玄指要賦 總行臟府五行終 釋流注十二經絡所属法 釋流注逐日時開穴法 十二經配十二支 釋流注十二經動脉源穴所出法 呼吸𥙷瀉 春夏刺淺秋冬刺深 素問瀉必用方𥙷必用貟 生戍数法 寒𤍠𥙷瀉 手指𥙷瀉 古法流注 夫婦配合 迎隨𥙷瀉 鍼灸雜說 月内人神所在之圖 釋遵氣定日下血氣法 每月血忌 每月血支 鍼灸避忌太一之圖序 雜忌法 冬至叶蟄宫說 竇漢卿流注指要後序 新刋莊季裕編灸膏育腧穴法 孫眞人千金方論 量同身寸法第一 王惟一明堂銅人灸經 正坐伸臂法 正坐伸臂法第二 揣顀骨定穴髙下法第三 鈎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定穴相去遠近法第四 㕘験求穴法第六 坐點坐灸法第七 石用之取穴别法第八 葉潘等取穴别法第九 灸訖𥙷養法第十 |
【部分页面截图】
_针灸四书九卷__
_针灸四书九卷__
_针灸四书九卷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