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 范石湖诗集二十卷 |
書名 | 范石湖詩集二十卷 |
编著者 | 宋范成大、撰、清黃昌衢、參訂、清袁啓旭校閱 |
出版时间 | 清康熙 |
图书类型 | 刻本 |
册数 | 10冊(下载编辑合并成1册) |
页数 | 416 |
文件大小 | 245.1MB |
四部分类 | 集部/別集類/元別集 |
钤印 | 方 陰文 序跋1首葉;2:方 陽文 正文首卷首葉;3:方 陽文 正文首卷首葉;4:方 陰文 正文首卷首葉;5:方 陰文 卷二葉十八;6:方 陽文 卷五葉十四;7:方 陽文 卷五葉十四; |
批注题记 | 佚名批並校 佚名批並校; |
序跋 | 序 (宋)李振裕書 時間:康熙二十七年戊辰;2:校刻石湖詩集書後 (清)黃昌衢題 時間:康熙歲次戊辰; |
图书来源 | 朱鼎煦舊藏 |
质量等级 | 三級乙等 |
损坏状况 | 第1-2、8-10冊共1-2、8-10冊 四級破損 儘早修復;第3-7冊共3-7冊 未破損 不需修復; |
书签目录 | 序 校刻石湖詩集書後 石湖詩集原序 宋范石湖本傳 范石湖詩集卷之一 舘娃宮賦并序 問天醫賦并序 望海亭賦并序 惜交賦并序 荔枝賦并序 桂林中秋賦并序 楚詞 幽誓 愍遊 交難 歸將 范石湖詩集卷之二 行路難 西江有單鵠行 車遙遙篇 放魚行 晚歩東郊 元夜憶群從 登西樓 不寐 河豚歎 續長恨歌七首 雷雨隣舍起龍 次韻唐致遠雨後喜 秋日二絕 窗前木芙蓉 嘲里人新婚 過松江 過平望 長安閘 榮木并序 雨木并序 道中 落鴻 題山水橫看二首 瑞香花 讀史 浙江小磯春日 代聖集贈别 二月三日登樓有懐金陵宣城諸友 寒食郊行書事二首 初夏二首 夏夜 與時敘現老納凉池上時敘誦新詞甚工 林元復挽詩 戲贈少梁 南徐道中 望金陵行闕 金陵道中 曉行 秦淮 重九獨登賞心亭 賞心亭再題 宿義林院 荆公墓二首 十月朔客建業不得與兄弟上塚之列悲感成詩 白鷺亭 臙脂井三首 秦淮 九月二日宿胥口始聞鴈 欲雪 讀史三首 宴坐菴四首 靑靑磵上松送致遠入官 除夜感懷 次韻唐子光席上賞梅 夜行上沙見梅花東坡作詩招魂之句 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 題如夢堂壁 曉起 再遊上方 卽事 春晚卽事 春晚三首 樂先生闢新堂以待芍藥??醿作詩奉贈 題城山晚對軒壁 題城山桂月堂壁 姑惡并序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挂可駭 題畵卷五首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廡取凉 中秋臥病呈同社 秋日雜興五首 范石湖詩集卷之三 擬古 立春日郊行 次韻漢卿舅卽事二絕 晚潮 一篙 碧瓦 題記事冊 暮春上塘道中 江上 餘杭道上 陳侍御園坐上 獨遊虎跑泉小菴 王希武通判挽詞二首 劇暑 次韻時敘 夜宴曲 神絃 樂神曲 繅絲行 田家畱客行 催租行 緘口翁 春思 次韻漢卿舅臘梅二首 宿東寺二首 範老前歲相别約歸括蒼便遊四明今不知何地暇日有感 癸亥日泊舟吳會亭 時敘火後意不釋然作詩解之 題湯致遠運使所藏隆師四圖 晚歩 題開元天寶遺事四首 讀甘露遺事二首 半塘 楓橋 橫塘 胥口 香山 上沙 天平寺 白雲泉 山頂 山徑 泉亭 金氏菴 平雲閣 鐵錫 放鶴亭 馬跡石 金沙 龍母廟 白蓮堂 白善坑 賀樂文先生南郊新居 歲旱邑人禱第五羅漢得雨樂先生有詩次韻 次韻時敘賦樂先生新居 病中夜坐呈致遠 戲題藥裹 夜歸 田舍 戲題致遠書房 烏戍宻印寺 月夜汛舟新塘 客舍 病中夜坐 秋芝有春綠 三湘怨 夜發崑山 十一月十二日枕上曉作 南樓望雪 除夜書懷 戲答澹菴小偈 偶書 題立雪圖 題日記 題張氏新亭 玉臺體 枕上 班騅 題傳記二首 病中絕句八首 病中三偈 雲間湖光亭 高景菴泉亭 晚入盤門 九月三十日夜出關候致遠不至 次韻致遠自毘陵見寄二首 元日山寺 題記事册 寄贈致遠并呈現老 春後微雪一宿而晴 雪霽獨登南樓 次時敘韻送至先兄赴調 上沙遇雨快凉 自天平嶺過高景菴 高景山夜歸 白雲嶺 偃月泉 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 題金牛洞 曉自銀林至東灞登舟寄宣城戚 讀唐太宗紀五首 重讀唐太宗紀三首 冷泉亭放水 范石湖詩集卷之四 復自姑蘇過宛陵至鄧歩出陸 題南塘客舍 南塘冬夜唱和 遊金牛洞題石壁上 淨行寺傍皆圩田每爲潦漲所决民歲歲興築患糧絕功輙不成 衮山道中 花山村舍 淸明日狸渡道中 寒食客中有懷 南塘寒食書事 周德萬携孥赴龍舒法曹道過水陽相見留别女弟 高淳道中 夜至寧巷見壁間端禮昆仲唱和明日將去次其韻 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 嶺上紅梅 浙東參政寄示會稽蓬萊閣詩軸次韻寄題二首 外舅挽詞二首 天平先隴道中時將赴新安掾 元夕泊舟霅川 桐川郡園梅極盛皆圍抱高木浙中無有 牧馬山道中 宿牧馬山勝果寺 遊寧國奉聖寺 自寧國溪行至宣城舟人云凡百八十灘 次韻宣州西園二首 晚歩西園 送端言 早發竹下 小澗 次韻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猶未開水西謂歙溪而黃君謨州學記云頻江地卑葢此水爲浙江之源正可謂之江也 後催租行 次韻子文衝雨迓使者道聞子規 奉題胡宗偉推官攬秀堂 次韻太守出郊 曉出古巖呈宗偉子文 積雨蒸潤體中不佳頗思故居之樂戲書呈子文 簽㕔夜歸用前韻呈子文 聖集誇說少年俊遊用韻記其語戲之 次温伯用林公正劉慶充倡和韻 次韻温伯夜坐今日忽得舍弟到杭消息喜見于詞 再次韻呈宗偉温伯 次韻温伯納凉 雨凉二首呈宗偉 明日復雨凉再用韻二首 次韻慶充避暑水西寺 次韻温伯謀歸 次韻温伯雨凉感懷 次韻子文雨后思歸 次韻温伯苦蚊 慶充自黃山歸索其道中詩書一絕問之 曉出古城山 李深之西尉同年談吳興風物再用古城韻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次韻宗偉温伯 再韻答子文 道見蓼花 次韻温伯種蘭 次韻子文 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三首 晚集南樓 賞雪騎鯨軒子文夜歸酒渴侍兒薦茗飮蜜槳明日以姹同游戲爲書事邀宗偉同作 從聖集乞黃巖魚鮓 從宗偉乞冬筍山藥 雪後守之家梅未開呈宗偉 次韻温伯城上 知郡安撫以立春日揭所書新安郡榜南樓之上觀雪紛集邦人以爲善祥遂開宴以落之輟賦長句一編以附風謠之末 次韻知郡安撫元夕賞倅㕔紅梅三首 新安絕少紅梅惟倅㕔特盛通判朝議召幕僚賞之坐皆有詩亦賦古風一首 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諸使者遂朝行在頗有倦游之歎作詩送之 黃伯益官舍賞梅 次韻朱嚴州從李徽州乞牡丹三首 送琴客許揚歸永嘉 送李徽州赴湖北漕 送通守林彦強寺丞還朝 送温伯歸福唐納婦且約復游霅川 次韻宗偉閱畨樂 題漫齋壁 四月十六日柱笏亭偶題 次韻卽席 五月聞鶯二首 知郡檢詳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附輿訟 范石湖詩集卷之五 送子文雜言 新舘 臨溪寺 盤龍驛 竹下 寒亭 淸弋江 隱靜山 新嶺 送通守趙積中朝議請祠歸天台 送詹道子教授奉祠養親 道子教授奉祠諸生率余祖席如意院 淳安 嚴州 釣臺 桐廬 富陽 餘杭 於濳 昌化 百丈山 星嶺 王千嶺 刈麥 揷秧 曬繭 科桑 龍學尚書新安侯羅公挽詞二首 龍學侍郞淸河侯張公挽詞二首 新安侯夫人兪氏挽詞 次韻甄雲卿晚登浮丘亭 古風上知府秘書二首 柱笏亭晚望 乳灘 浮丘亭 風月堂 寄贈泉使李元直入覲 休寧 祁門 靈山石 浮梁 鄱陽湖 囘黃坦 桑嶺 天都峰 温泉 余代聞知府秘書欲取小杜桐廬詩語以見花名堂余記東坡送鄭戶曹詩云蕩蕩淸河壖黃樓我所開遲君爲坐客新詩出瓊瑰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段大類今日余行且受代計梅開堂成歸舟已下南浦欲爲坐客不可得懷不能已請先爲公賦之 知府秘書遣帳下持新詩追路贈行輒次韻寄上 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復次知府秘書贈行高韻 晞眞閣留别方道士賓實 程助教遠餞求詩 次伯安推官贈别韻 次景琳錄事贈别韻 次黃必先主簿同年贈别韻二首 次胡經仲知丞贈别 次諸葛伯山瞻軍别韻 次韻樂先生除夜三首 次韻唐幼度客中幼度相别數年復會於錢塘湖上 客中呈幼度 奠唐少梁晉仲兄弟墓下 鎭東行送湯丞相帥紹興 水月菴謁現老不値 次韻邊公辨 中秋無月復次韻 公辨用前韻見贈復次韻 公辨再贈復次韻 送施元光赴江西幕府 次韻林子章阻淺畱滯 次韻馬少伊木犀三首 林夫人挽詞 李仲鎭懶窩 次韻陳季陵守丞求歙石睂子硯 次韻季陵貢院新晴 次韻周子充正字舘中緋碧兩桃花 明日子充折贈次韻謝之 明日大雨復折贈再次韻 張恭甫正字折贈舘中碧桃 雨中報謁呈劉韶美侍郞 雨中集水月 送洪景盧內翰使□二首 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 次韻子文客舍小樓 次韻劉韶美大風雨懷門屋 洪景盧內翰使還入境以詩迓之 寄題尚撫州采菊亭 古風二首上湯丞相 九月十日南山見梅 送汪聖錫侍郞帥福唐 送王純白郞中赴閩漕 長至日與同舍遊北山 范石湖詩集卷之六 次韻尹少稷察院九宮壇齋宿 冬祠太乙六言四首 次韻李子永雪中長句 次韻子永見贈建除體 與胡經仲陳朋元遊照山堂梅數百株盛開 次韻胡邦衡秘監 三月四日驟暖 久雨地濕 晝錦行送陳福公判信州 送張眞甫中書奉祠歸蜀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歸廬陵 送陳夫子大監同年使閩 送陸務觀編修監鎭江郡歸會稽待闕二首 送李仲鎭宰溧陽 送吳元茂丞浦江 雪晴呈子永 次韻子永雪後見贈 次韻郊祀慶成 從巨濟乞蠟梅 次韻朋元賣花處見梅 與正夫朋元遊陳侍御園 正月十四日雨與正夫朋元小集夜歸 次韻子永夜雨 次韻朋元遊王氏園 遊英石山寺 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 次韻正夫遊王園會者六人 四月五日集陳園照山堂 寶林寺可賦軒 次韻朋元久雨 韓無咎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仰窺高作歎息彌襟余嘗攷宋玉談朝雲事漫稱先王時本無據依及襄王夢之命玉爲賦但云頩顔怒以自持會不可乎犯干後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語曹子建賦宓妃妃感此而作此嘲誰當解者輒用此意次韻和呈以資撫掌 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 胡長民監元挽詞 次韻朋元正夫夜飮 次韻趙正之同年客中三首 次韻陳季隣戶部旦過菴 翰林學士何公溥挽詞 送洪內翰使□二首 次韻趙德莊吏部休沐 次韻王夷仲正字同遊成氏園 王季海秘監再賦成園復次韻 春晚偶題 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出示綺川西溪二賦輒賦長句爲謝 送吳智叔檢詳直中秘使閩 楊君居士挽詞 送周畏知司直歸上饒待次 次韻魏端仁感懷徘諧體 次韻李子永梅邨散策圖 太師陳文恭公挽詞四首 送陳朋元赴溧陽 次韻韓無咎右司上巳汛湖 太保節使趙公挽詞 太宐人陳氏挽詞二首 與王夷仲檢討祀社 王園官舍睡起 范石湖詩集卷之七 古風酬胡元之 題徑山凌霄菴 徑山傾葢亭 題徑山寺樓 丙戌閏七月九日與王必大登姑蘇臺招王俊明陳淵叔耿時舉避暑次時舉韻 明日夜雨𨺗凉復次前韻 七月二日上沙夜泛 浴罷 寄溧陽陳朋元明府約秋末過之 次韻耿時舉苦熱 次韻王俊明用時舉苦熱韻見贈 李次山自畵兩圖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坐船頭次笛其一跨驢渡小橋入深谷各題一絕 太傅楊和王挽詞二首 少卿直閣鄭公挽歌二首 高景菴讀舊題有感 華山道中 送嚴子文通判建康 次韻王俊明詠新居木犀 提刑察院王丈挽詞 送關壽卿校書出守簡州 頃自吏部郞去國時獨同舍趙友益追路送詩數月友益得儀眞過吳江次元韻招之 長沙王墓在閶門外 次韻孫長文泊姑蘇舘 長文再作復次韻 次韻耿時舉王直之夜坐 次韻徐子禮提舉鶯花亭并序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前送周歸弋陽韻見贈 次韻馬少伊郁舜舉寄示同遊石湖詩七首 玉堂寓直 己丑中秋寓宿玉堂聞沈公大卿劉正夫戶部集張園賞月走筆寄之 八月二十二日寓直玉堂雨後頓凉 次韻答吳江周縣尉飮垂虹見寄 次韻答吳廷獻機宐送自酿石室酒三首 玉堂寓直曉起書事記直舍老兵語 與長文正夫遊北山 致政承奉盧君挽詞二首 寓直玉堂拜賜御酒 送汪仲嘉侍郞使□ 李翬知縣作亭西湖上余用東坡語名之曰飮綠遂爲勝槩 草蟲扇 送汪仲嘉侍郞奉祠歸四明分韻得論字 曾如晦郞中挽詞二首 初約隣人至石湖 社日獨坐 與周子充侍郞同宿石湖 和周子充侍郞見寄樂府 壬辰三月十八日石湖花下作 刈麥行 壬辰天中節赴平江賜讌因懷去年以侍臣攝事捧御杯殿上賦二小詩 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率眞會石湖路中書事 次韻施進之惠紫芝术 題醉道士圖 五雜爼四首并序 兩頭纎纎二首 再賦五雜爼 夜坐聽雨 寒夜獨歩中庭 會散夜歩 孟嶠之家乞題扇二首 周畏知司直得湖南帥屬過吳門復用己丑年倡和韻贈别 偶書 雙燕 戲題牡丹 春日三首 高樓怨 湘江怨 採蓮三首 弔陳叔寶祠 范石湖詩集卷之八 渡淮 汴河 虞姬墓 宿州 雷萬春墓 雙廟 睢水 伊尹墓 留侯廟 西瓜園 宜春苑 京城 ?龍河 福勝閣 相國寺 州橋 宣德樓 市街 金水河 壺春堂 漸水 李固渡 天成橋 舊滑州 扁鵲墓 羑里城 文王廟 相州 秦樓 翠樓 講武城 七十二塚 趙故城 邯鄲道 藺相如墓 邯鄆驛 叢堂 臨洺鎭 邢臺驛 柳公亭 內丘梨園 太寧河 栢鄕 唐山 光武廟 趙州石橋 栢林院 欒城 呼沱河 眞定府 東坡祠堂 松醪 望都 安肅軍 出塞路 白溝 太行 固城 范陽驛 定興 淸遠店 琉璃河 灰洞 良鄕 盧溝 燕賔舘 橙綱 蹋鴟巾 耶律侍郞 龍津橋 燕宮 會同館 范石湖詩集卷之九 與吳興薛士隆使君遊弁山石林先生故居 自石林囘過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爲富人吳氏所有今一子尚幼山檢校於官 濯纓亭在吳興南門外 乾道己丑守括被召再過釣臺白和十年前小詩刻之柱間後五年自西掖帥桂林癸巳元日雪晴復過之再用舊韻三絕 玉山道中 桃花壇下望龜峰 淸音堂與趙德莊太常小飮在餘干琵琶洲?洲以形似得名 過鄱陽湖次游子明韻 豫章南浦亭泊舟 淸江道中橘園甚夥 淸江臺在臨郡圃西岡上張安國題榜 自冬徂春道中多雨至臨江宜春之間特甚遂作 玉虛觀去宜春二十五里許君上升時飛白茅數葉以賜王長史王以宅爲觀觀?至今有仙茅極異常草僃五味尤辛辣云久食可仙道士煮湯以設客 人分宜 方竹杖 遊仰山謁小釋迦塔訪孚惠二王遺蹟贈長老混融 大雨宿仰山翼旦驟霽混融云■■■■無乃開仰山之雲乎出山道中作此寄之 初入湖南醴陵界 醴陵驛 湘潭道中詠芳草 初見山花 櫧洲道中 浮湘行 湘江舟尾快風桂帆 泊湘江魚口灘 謁南岳 衡陽道中二絕 衡州石鼓書院 合江亭并序 馬鞍驛飯罷縱歩 黃熊嶺 衡水之間山路艱澁薄晚吏卒閧云漸近祈陽路已平夷皆有津津之色 書語溪中興碑後并序 愚谿在零陵城對岸渡江卽至溪甚狹一石澗耳葢衆山之水流出湘中 宿淸湘城外田家 宿深溪驛去廣右界只一程 晚春二首鈌 紅荳蔲花鈌 偶題 次韻郭季勇機宜雪觀席上留别 次韻許季韶通判雪觀席上 送周直夫教授歸永嘉 贈趙廉州 去年過弋陽訪趙恂道通判話西湖舊遊因題小詩近忽刻石寄來謾錄 送唐彦博宰安豐兼寄呈淮西帥趙渭師郞中 燕堂後盧橘一株冬前先開極香 乾道癸巳臘後二日桂林大雪尺餘郡人云前此未省見也郭季勇機宜賦古風爲賀次其韻 次韻陳仲思經屬西峰觀雪 喜雪示桂人 寄題商華叔心遠堂用卷中韻 送郭季勇同年歸衡山 甲午歲朝寓桂林記去年是日泊桐江謁嚴子陵祠迤??度嶺感懷賦詩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長老之記曰癸水遶東城永不見刀兵余作亭於水上其詳具記中 緩帶軒獨坐 食罷書字 次韻平江韓子師侍郞見寄三首 宐齋雨中 次韻許季詔通判水鄕席上 水鄕酌别但能之主管能之將過石康 六月十五日夜汛西湖風月温麗 燕堂書事 酒邊二絕 枕上作 思歸再用枕上韻 李正之提?行至郴用余忙字韻寄和答 曉出北郊 甘雨應祈三絕 與鄭少融趙養民二使者訪古訾家洲歸憩松關二君欲助力興廢戲書此付長老善良以當疏頭 淳熈甲午桂林鹿鳴燕輒賦小詩少見勸駕之意 逍遥樓席上贈張邦遠教授張癸未省闈門生也同年進士俱會樓上者七人 畵工李友直爲余作氷天桂海二圖戲題氷天畵使北□渡黃河時桂海畵遊佛子巖道中戲也 耳鳴戲題 復作耳鳴二首 碧虛席上得趙養民運使寄詩約今晚可歸次韻迓之 寒夜 甲午除夜猶在桂林念至一弟使□今夕當宿燕山會同舘兄弟南北萬里感悵 乙未元日用前韻書懷今年五十矣 再用前韻 與同僚遊栖霞洞極深遠中有數路相傳有通九疑者燭將盡乃還飮碧虛上陳仲思二華君韻賦詩卽席和之 施元光在崑山病中遠寄長句次韻答之 次韻趙養民碧虛坐上 范石湖詩集卷之十 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餘便覺登頓至靈川疲甚自歎羸軀乃無一可偶陸融川有使來書此寄之 甘棠驛 靈泉 嚴關 施進之追路出嚴關且寫余眞戲題其上 興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巖妙絕南州率同僚餞别者二十一人遊之 鏵嘴 大通界首驛 懷桂林所思亭 陳仲思陳席珍李靜翁周直夫鄭夢授追路過大通相送至羅江分袂留詩爲别 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宮 淸湘縣郊外雜花盛開有懷石 珠塘 題湘山大施堂 淸湘驛送祝賀州南歸 淸湘驛送王柳州南歸二絕 七里店口占 全守支耀卿飮餞七里倅楊仲宣復擕具至深溪酌别且乞余書走筆作此兼寄耀卿 深溪舖中二絕追路寄呈元將仲顯二使君 戲題愚溪 初汛瀟湘 湖口夜泊南去零陵千里矣營水來自營道過零陵下湘水自桂林之海陽至此與營會合爲一江 南臺瑞應閣用壁間張安國韻 湘潭 泊長沙楚秀亭二首 題嶽麓道鄕臺 寄題潭師王樞使佚老堂 湘陰橋口市别游子明 竈渚 大波林 連日風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 寄題灨江亭 語溪道中 夜泊灣洲大風雨 泊衡州 歩入衡山 重遊南嶽 四明人董嶧久居嶽市乞詩 三月十五日華容湖尾看月出四首 釣池口阻風迷失港道 鼎河口枕上作 安鄕縣西晚泊 澧陽江 澧浦 澧江漁舍 孫黃渡 潺陵 將至公安 公安渡江 荆渚堤上 渚宮野歩題芳草 發荆州 虎牙灘 峽州至喜亭 初入峽山效孟東野 土門 桃花舖 小望川 大望川 一百八盤 火墨坡下嶺 八塲平聞猿 鑽天三里 蛇倒退 大了隘 范石湖詩集卷之十一 麻線堆 戲書麻線堆下 胡孫愁 判命坡 千石嶺 九盤坡布水 荒口 四十八盤 紫荷車 錦帶花 入秭歸界 早發周平驛過淸烈祠下 曰狗峽 秭歸縣 歸州竹枝歌二首 昭君臺 人鮓甕 巴東峽口 初入巫峽 將至巫山遇雨 巫山高并序 刺濆淖并序 嘲峽石并序 勞畬耕并序 巫山縣 自巫山道陸以避黑石諸灘大雨不可行泊驛中一日吏士自秭歸陸行者亦會 燕子坡 鬼門關 離巫山好晴午後入瞿唐關憩高齋半日 灔澦堆 䕫州竹枝歌九首 雲安縣 萬州 橫溪驛感懷 午夜登嶓山 峽石鋪 蟠龍嶺 蟠龍瀑布自山頂汗漫淋灕分數道而下望之宛從天降當爲城中布水第一 峰門嶺遇雨泊梁山 𨙩邡驛大雨 墊江縣 巾子山又雨 鄰山縣 没水舖晚晴□出曉復大雨上漏下濕不堪其憂 金山嶺 明日至鄰水又雨 殘夜至峰頂上 望鄕臺 早晴發廣安軍晚宿萍池村莊 巴蜀人好食生蒜臭不可近頃在嶠南其人好食?榔合蠣灰扶留藤一名蔞藤食之輒昏然已而醒快三物合□唾如膿血可厭今來蜀道又爲食蒜者所薫戲題 嘉陵江過合州漢初縣下 新晴行郪水上與涪江相近 小溪縣 茸山道中感懷 曉發飛鳥晨霞滿天少頃大雨吳諺云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驗之信然戲記其事 范石湖詩集卷之十二 九月十九日衙散囘畱大將及幕屬飮淸心堂觀晚菊分韻得譟暮字樂府 冬至日銅壺閣落成 十二月十八日海雲賞山茶 雨後東郭排岸司申梅開方及三分戲書小絕令一面開燕 鞭春微雨 綠蕚梅 玉茗花 張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詞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樓觀雪 丙申元日安福寺禮塔葢成都一歲士女大集燃香挂旗以禳兵火之災 初三日出東郊碑樓院故事祭東軍因宴此院蜀人皆以是拜掃 郊外閱驍騎剪柳 初四日東郊觀麥苗 櫻桃花 再去東郊 三月二日北門馬上 上巳前一日學射山萬歲池故事 上巳日萬歲池坐上呈程詠之提刑 新作錦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韵二首 錦亭燃燭觀海棠 寶相花 三月二十三日海雲模石 四月十四出郊 納凉 西樓獨上 曉諧三井觀 曉起 舫齋晚憩 秋雨快晴靜勝堂席上 新凉夜坐 秋老四境雨已沛然晚坐籌邊樓方議祈晴樓下忽有東界農民數十人訴山田郤要雨須長吏致禱感之作詩 西樓夜坐 立秋月夜 前堂觀月 有懷石湖舊隱 太平瑞聖花 無題 晁子西寄詩謝酒自言其家數有逝者詞意悲甚次韻解之且以建茶同往 早衰不寐 晚歩宣華舊苑 西樓秋晚 明日分弓亭按閱再用西樓韻 丁酉重九藥市呈坐客有序 會麐節大慈寺茶酒 至日天慶觀朝拜雲日晴麗遥想郊𧛑慶成作驩喜口號 十一月十日海雲賞山茶 海雲囘按驍騎于城北原時有吐蕃出没大渡河上 合江亭隔江望瑤林莊梅盛開過江訪之馬上哦此 新作官梅莊移植大梅數十本繞之 丁酉正月二日東郊故事 二月十七日病後始能扶頭 病中聞西園新花已茂及竹逕皆成而海棠亦未過 枕上 初履地 宻室𢣍坐 春晚初出西樓 春晚卧病故事都廢聞西門種柳已成而燕宮海棠亦爛熳矣 病起初見賔僚時上疏丐祠未報 陸務觀云春初多雨近方晴碧雞坊海棠全未及去年 淸明日賦新火作牡丹會 三月十九日夜極冷 垂絲海棠 浣花戲題爭標者 鹿鳴晏 陸務觀作春愁曲悲甚作詩反之 種竹了題愛山亭 題錦亭 初發太城畱别田父 入崇寧界 懷古亭 離堆行 崇德廟 戲題索橋 靑城山會慶建福宮 再題靑城山 玉華樓夜醮 上淸宮 最高峰望雪山 范氏莊園 新津道中 次韻陸務觀編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覺山徑過睂州三絕 中巖 慈姥巖與送客酌别風雨大至凉甚諸賢用中巖韻各賦餞行詩紛然擘牋淸飮終日雖無絲竹管絃而情味有餘 次韻陸務觀慈姥巖别二絕 次韻代荅劉文濳司業二絕 玻瓈江一首戲効陸務觀作 余與陸務觀自聖政所分袂每别輒五年離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數者中巖送别至揮淚失聲畱此爲贈 萬景樓 凌雲九頂 戲題方響洞 問月堂酌别 别後寄題漢嘉月榭 過燕渡望大峨有白氣如層樓拔起叢雲中 蘇稽鎭客舍 范石湖詩集卷之十三 岷睂縣 初入大峨 華嚴寺 中峰 雙溪 寳現溪 㸃心山 大扶𢱲 小扶𢱲 猢孫梯 雷平湖 八十四盤 婆羅平 思佛亭曉望 光相寺 七寶巖 淳熈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巓一名勝峰山佛書以爲普賢大士所居連日光相大現賦詩紀實囑印老刻之以爲山中一重公案 孫眞人菴 龍門峽 旣離成都故人送者遠至漢嘉分袂其尤遠而相及于峨睂之上者六人范季申郭中行楊尙卿嗣勲李良仲譚德稱口占此詩畱别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十峰如爛銀晃耀署光中 淨光軒 虎溪 |
【部分页面截图】
_范石湖诗集二十卷__
_范石湖诗集二十卷__
_范石湖诗集二十卷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