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 《新撰字镜》 |
正题名 | 新撰字鏡 |
其它题名 | 字镜 |
拼音题名 | Xin zhuan zi jing |
作者姓名 | 释昌住 |
四部类目 | 经部-小学类-字书之属 |
序跋 | 「新撰字镜序」 |
收藏印记 | 「鸿宝/署斋」白文方印「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朱文长方印「韩侯/周氏校/雠之学」朱文方印「菦圃/收藏」朱文长方印「星吾海/外访得/秘笈」朱文长方印「韩侯/声音训/诂之学」白文方印「福海春/长之署」朱文长方印「子/瑜」朱文方印「周印/懋琦」白文方印「韩/侯」白文方印 |
版本 | 清光绪壬午(八年, 1882)宜都杨氏影写日本天治元年(1124)钞本 |
卷数 | 十二卷 |
装订 | 线装 |
版本行款 | 8行, 行约13字, 小字双行, 行约26字, 版心白口, 下方记叶次 |
题跋释文 | 新撰字镜十二卷十二册 日本释昌住撰 清光绪壬午(八年)宜都杨氏影写日本 天治元年钞本 杨守敬手书题记 (01061) 影古钞本新撰字镜十二卷,日本僧昌住撰(原序中不书昌住之名,然日本别 有删削注文之本,及群书一览,皆题为昌住撰,当别有著录之书可据)。序称昌 泰中撰成此书,实中国唐昭宗光化元年也。其书自天部至连字,凡一百六十部, 共二万九百四十余字。分部不依说文、玉篇次第,而亦各以类从,其有偏旁、上 下、左右之不同者,亦为分之,如火部居左者为第八,居下者为第九,人部居上 者为第十,居左者为第十一,盖特从便寻检,无他义例也。其注收罗义训,最为 广博,据其自序,大抵本释应玄一切经音义、及玉篇、切韵为主,而又旁采诸字 书以增益之,其有东倭义训,亦间为附入,今为勘之。其正俗等字,有出于集 韵、龙龛手鉴之外者,所列古文亦有出于说文、玉篇之外者,盖昌住当日本右文 之时,多见古小学书(观现在书目可证),不第玉篇、切韵皆顾、陆原本也。余 初从书肆得新钞本五卷(一、四、五、六、七),惊喜无似,惜其不全,徧访诸 藏书家,亦绝无传钞本,询之森立之,乃知原本在博物馆中,因局长町田久成, 使钞胥就其馆影写之。町田云,第二、第四两册,原为钤鹿氏所藏,余十册为浪 速井上氏所藏,两家皆欲合并为全书,而皆不肯割。町田为局长时,劝两家均纳 博物馆,于是始为全书。每卷有法隆寺印,盖此寺为日本古时名剎,多藏古书( 余所得古钞本多有此印)。首卷未有天治元年甲辰五月下旬书写之毕(当宋宣和 六年)题记,余卷或有或无。又云,法隆寺一切经书写之次为字决,诸人各一卷 书写之,中此卷是五师静因之分,以[月象]笔所写了,盖十二卷为十二人所书。余尝 赴博物馆亲见原书,用单纸,坚滑异常,两面书写(日本古写佛经多两面书 写),笔法各自奇古,惜钞者尚未能似之,乃别摹第一册第一叶,以存原书真面 目焉。光绪壬午秋八月,宜都杨守敬记于东京使馆。 |
出版地 | 宜都 |
出版年(中历) | 清光绪8年 |
出版年(公历) | 1882 |
数量 | 12册 |
高广 | (全幅35.8 x 25.9公分) |
文件大小 | 42.4MB |
总页数 | 477 |
部分页面截图

13795-新撰字鏡_釋昌住撰_清光緒壬午(八年_1882)宜都楊氏影寫日本天治元年(1124)鈔本0

13795-新撰字鏡_釋昌住撰_清光緒壬午(八年_1882)宜都楊氏影寫日本天治元年(1124)鈔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