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门应兆 |
品名 | 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哀郢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7.99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门应兆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 册 哀郢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门应兆;萧云从 |
数量 | 一幅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对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萧云从 | 对幅 | 楷书 |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发郢而去闾兮。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所跖。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陵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而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度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邱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之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懆郁郁而不开兮。蹇侘傺而含戚。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尧舜之抗行兮。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妬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众躞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踰迈。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邱。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右哀郢。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九章(哀郢) | |
主要主题 | 人物 | 屈原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其他主题 | 山水 |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松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草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芦苇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宫殿 | 郢都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兵器 | 剑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白描 | |
工笔 | |
写意 |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四册,页1859-186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5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六册,页202-213 |
【作品展示】
清门应兆补绘萧云从离骚图下册_哀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