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朱舜水)

朱之瑜(1600年12月26日-1682年5月23日 ),字楚屿,又作鲁屿,流寓日本后为纪念本乡山水,取号舜水(余姚江古称),故学者称“舜水先生”。明朝学者、教育家。浙江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龙泉山)人。
朱之瑜从小聪颖好学,轻视功名,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征但未就。清军南下江南后,为了匡复明室,驱逐清军,朱之瑜先是追随鲁王朱以海,后来又参加抗清名将郑成功、张煌言的北伐;期间三赴安南、五渡日本,奔走于厦门、舟山之间,向日本乞师复仇。永历十三年(1659年),在看到清政权日趋坚固,复明无望后,朱之瑜只得流亡日本,被江户幕府破例允准定居长崎。他的学问和德行得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礼遇和尊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聘请他到江户讲学,许多学者都慕名来就学。朱之瑜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着明朝衣冠,追念故国,于明郑永历三十六年(1682年)在大阪逝世,享年八十三岁。德川光圀等私谥“文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