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
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字应宁,号邃庵、石淙、三南居士,云南安宁人。明代名臣、内阁首辅。杨一清年少时聪慧过人,七岁时便被视为神童,特准入翰林院学习。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南京太常寺卿、陕西巡抚、三边总制等职。正德初,他得罪权阉刘瑾,遂以“冒破边资”的罪名被逮入锦衣卫诏狱。在大学士李东阳和王鏊的帮助下,得以出狱。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起兵于宁夏,杨一清再被起用,总制军务。平叛期间与监军太监张永相处融洽,在察觉张永和刘瑾的矛盾后,利用张永扳倒刘瑾,升任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翌年,改任吏部尚书,后进少傅衔。正德十一年(1515年)入阁,但翌年因得罪朱厚照的宠臣江彬、钱宁而被逐出朝廷。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礼遇杨一清,杨一清亦在“大礼议”中支持世宗,因而得以在嘉靖朝再次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并出任内阁首辅。嘉靖八年(1529年),遭张璁等攻讦而去职,翌年被夺官,愤懑而终。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恢复官职,追赠太保,谥号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