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攸
司马攸(246年~283年),字大猷,小字桃符。祖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文明皇后王元姬。西晋宗室、名臣、书法家,官至大司马,封齐王。司马攸聪明睿智,乐善好施。年幼时因伯父司马师无子,便过继于伯父,长大后才能与威望都超越兄长司马炎,深受祖父司马懿的器重。嘉平二年(251年),太尉王凌图谋叛变被告发,司马攸随同司马懿出征,因功获封长乐亭侯。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薨逝,司马攸袭封舞阳侯,治军有威严与恩惠。咸熙二年(265年),西晋王朝建立,司马攸受封齐王。咸宁元年(275年),司马攸与何曾、贾充、陈骞、荀勖、羊祜及已故的郑冲、荀顗、石苞、裴秀、王沈、司马孚等都刻名列于朝庙受祭祀。太康四年(283年),司马攸为荀勖等人排挤,重病呕血而亡,司马炎赐谥曰献,葬礼规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