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廞
王廞(生卒年不详),字伯舆,人称“王长史”,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东晋开国丞相王导之孙,会稽内史王荟之子,中国东晋后期官员、将领、书法家。王廞出身江左一等一的门阀士族琅琊王氏,他较早出仕,先任太子中庶子,后任司徒左长史。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廞之母去世,王廞在吴郡为母守丧。王恭于隆安元年(397年)四月,在京口起兵讨王国宝、王绪,以王廞为建武将军、吴国内史,使他起兵三吴以声援之。王廞约前吴国内史虞啸父募众于吴兴、义兴,赴者万计。后司马道子赐死王国宝、王绪,王恭遂罢兵。王恭罢兵后,命令王廞退兵服丧。王廞怒不从命,他起兵后在三吴大肆屠戮异己,众人溃败后,王廞单骑出走,义熙年间(405年-418年),王廞卒。王廞会诗歌,现存《长史变歌》三首,是他临败时所作。王廞还擅长书法,善行书。他的传世作品是《静媛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