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桓

张荫桓(1837年2月8日-1900年7月31日),字皓峦,号樵野,又号红棉居士,晚号芋盫,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城区)人,清朝末年政治家、外交家。张荫桓少应童子试不遇。同治三年(1864年),捐得山东知县之职,历官登莱青道员、山东盐运使、芜湖关道员、安徽按察使等职,相继在山东巡抚阎敬铭、丁宝桢及湖北总督李瀚章幕中供职,深受器重。在登莱青道时,拒英国请辟烟台之议;在芜湖关道任内,整顿关务。光绪十一年(1885年),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后左迁直隶大名道员。旋调回京,派充出使美日 [13]秘三国大臣。在海外遇事持国体,保护侨民。光绪十六年(1890年),复充总理衙门大臣,之后更升户部右侍郎、左侍郎。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全权大臣与邵友濂出使日本议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使英国,翌年主办铁路总矿务局。戊戌变法期间,与康有为来往甚密,支持改革。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充军新疆。义和团运动期间,被慈禧太后下令(一说载漪矫旨)在戍所处死,享年六十四岁。次年得到昭雪,开复原官。